×
您的位置: 外唐网 > 分析资讯 > 

中国新冠疫情最新消息,最新数据统计

时间:2022-07-21  来源:www.WaiTang.com  作者:外唐智库  来源:  查看:227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1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1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5例,广东5例,广西4例,北京2例,云南2例,吉林1例,江苏1例,浙江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浙江);本土病例80例(浙江74例,其中绍兴市55例、宁波市14例、杭州市5例;内蒙古5例,均在呼伦贝尔市;陕西1例,在西安市),含2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浙江)。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1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0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047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97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81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76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9780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6100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133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6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1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44例(境外输入39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930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488例(出院12168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673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另外,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12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0270.3万剂次。

另外据新华社12月1日电,题:人民至上,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谈当前疫情精准防控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迅速引起全球关注。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多国放松管控给我国外防输入带来挑战,冬春季季节因素导致周边国家疫情输入我国风险大大增加。

10月中旬以来,国内疫情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随着额济纳、黑河、大连等边境口岸城市疫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判,全国本轮疫情整体上进入扫尾阶段。

同传播力更强的变异毒株较量,什么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国防控策略经历怎样的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围绕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回答了提问。

“动态清零”:力争1个潜伏期控制疫情传播

新华社记者:不久前,国内多地相继发现本土聚集性疫情,我国疫情处置经历怎样的检验?随着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出现,我国疫情防控策略是否会变化?

马晓伟:本轮疫情由多个不关联境外输入源头引起。各地发现疫情后,基本都在1个潜伏期(14天)左右时间控制住了疫情。高效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我国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

我们一直在思考,尤其是应对德尔塔毒株传播的过程中,如何以更高水平、更小成本、更短时间控制住疫情,使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小,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也注意到国际上一些国家执行不清零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疫情出现反复,对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冲击仍然严重。

因此,我们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提升疫情防范和早发现能力;发生疫情后,充分利用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处置时间,在原来充分发挥检测队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流调和监督队伍作用,突出“快”字,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把可能的感染者提前管控住,力争用1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

我们将这一防控策略称为“动态清零”,这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防控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我们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新华社记者:形势越严峻,越要在防控举措的迅速和精细化上下大功夫。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主要依靠哪些措施?

马晓伟: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卫生健康部门的使命。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些措施:

一是指挥系统平急结合,建立了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疫情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立即派出工作组,第一时间调派核酸检测、流调、医疗救治队伍支持当地疫情处置工作,会同疫情发生地建立一体化、扁平化指挥体系。省市县一盘棋协同作战,区域联防联控,迅速采取封闭管理、社区封控、大规模核酸检测、暂停中高风险区域内人群聚集性活动等措施,在疫情发生后24小时把各项措施基本部署到位,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二是行政和业务相结合,干部专家下沉一线,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国家专家和省市领导干部共同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设置多个工作组。每个组由一名市级负责同志牵头,一个组负责一条线工作,及时反映群众和工作人员诉求,做到“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

三是专兼结合,突出流调和监督队伍等作用,力争7天内控制住疫情走向。

与疫情赛跑,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速度至关重要。流调队伍主要解决“找到风险人群”的问题,疫情一发生,马上向疫情发生地调派国家流调队伍。监督队伍主要解决“确保风险人群管住管好”的问题。

四是群众工作和卫生工作相结合,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

总之,我们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疫情发现一起就彻底扑灭一起,确保完全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国内的疫情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精准防控: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第三阶段

新华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两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国疫情防控策略有哪些变化?

马晓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领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我国疫情防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期间,我们的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控制疫情播散,坚决扑灭各地“火星火苗”。我们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

第二阶段是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从去年疫情防控由应急状态转入常态化,到今年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目标是严防输入,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2至3个潜伏期控制住疫情传播。这期间的30多起聚集性疫情,基本都实现了预期控制目标。

第三阶段就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从今年8月开始。第三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减少疫情发生,这需要我们在防的水平上再提高一步。前期的人、物、环境同防部署和社会面防控的有效做法还需要坚持,疫苗接种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强,针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毒株我们的措施还需要完善。

疫情防控要与传播力更强的变异毒株较量,早一分发现,就早一分主动。前期,我们坚持“四早”原则,在发热门诊监测的基础上,将监测关口前移一步,部署各地对口岸高风险人员等12类人群“应检尽检”,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新疆霍尔果斯、内蒙古额济纳关联疫情、内蒙古二连浩特疫情等都是对相关人群主动监测发现的。

从严从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新华社记者:近期国内出现的一些聚集性疫情,暴露出哪些问题?如何提升防范疫情输入的水平?

马晓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必须时刻牢记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

近期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流调溯源结果显示均来自境外。针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地从严从细强化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严守外防输入的各个关口、加强重点地区防控能力建设、加强旅游等聚集性活动的管理、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药物检测试剂研发等工作。

当前,全球疫情波折反复。我们将继续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守住疫情防线,就是对国际抗疫的最大贡献。

除此之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了最大成效,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孙春兰指出,元旦、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事关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事关节日平安祥和。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当前国际疫情严峻复杂,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是守住国门、外防输入。要组建由当地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的口岸防控专班,完善防控技术指南,加强人员力量调配,严格闭环管理,倡导群众合理出行,严防因输入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加强基层防控工作,群防群控、专群结合,对重点人员和场所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力求早发现,及时科学精准处置。接种疫苗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老年人是易感高危人群,要做到“应接尽接”,提高加强针接种率。

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新华网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