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久雨二级VFP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姜久雨二级vfp授课笔记
iif(逻辑判断式,表达式1,表达式2),这个条件判断语句俗称“真一假二”
mod(表达式1,表达式2),当表达式1小于表达式2时,取余结果是表达式1本身
选择结构语句:if(如果)、then(那么)、else(否则)
计数变量i=i+1 求和变量s=s+x
docase endcase语句中的otherwise语句可理解为“除以上情况之外的其它情况”
在for endfor 循环中,最后的endfor 也可以用next代替,两个语句是等价的。
所有的for循环都能转换成do while结构,但所有的do while循环并不一定都能转换成for 循环。只能当do while循环中,次数一定、步长一定时才能转换。实际应用中,这两条语句的功能是一样的。
用do while 循环语句定位一个或显示多个记录,必须用locate/continue两条语句,但用scan循环语句就可以省略了这两条语句,使程序显的更精练。
姜久雨老师把DO WHILE语句叫做“当”性循环,FOR为按步长值循环。
asc(字符串)、chr(码值)这两个函数互为逆运算。asc可以找到该字符的asc码值;而chr可以通过码值找到对应的字符。
新值换旧值:
有一对新生的兔子,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生一对兔子,到第12个月会有多少对兔子?
store 1 to a,b
i=3
do while i
enddo
?c
程序中的交互式赋值语句
input一般用于输入数值或日期常量,要输入字符,必须加定界符;accept一般用于输入多个字符,wait只输入一个字符,这两个语句在输入字符时不需要加定界符。
只用于显示字段信息的通常用字符型,内容很多的用备注型,参与运算的字段一般用数值型,只有两个结果的字段一般用逻辑型。
关于取余取整函数:
除10取余,得到一个多位整数的末位数。如对132除10取余:mod(132,10)得到2
除10取整,舍去一个多位整数的末位数。如对132除10取整:int(132/10)得到13
追加记录命令:append
追加字段或删除一个字段,也就是修改表结构命令:modify structure
列表状态:list全部显示;display只显示当前指针指向的记录。
浏览状态:browse
直接在命令窗口输入一个数字,可以将指针定位在该数字的记录号上。如2,就定位在记录号为2的记录上。也可以用go 2/goto 2来定位,它们都是等价的。定位到首用go top,到尾用go bottom
某个记录前插入记录:insert before
记录和字段都是相互独立的。
copy一个已有表的副本:
先用use命令打开一个表,然后用copy to
大型软件系统的基础是表单,表单就是做操作界面。
面向对象编程就是四个方面:对象、属性、事件、方法。
对象.方法
name是对象的名字,象人的名字一样,不会改变,用于在系统中对象引用;caption是对象的标题,用于对象显示,让用户了解该控制的作用。
数据元素的组合就称为元组
传统的集合运算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结构相同的表
并运算就是纵向连接,记录越来越多。
指针指向谁就对谁操作
典型的选择运算:list for 民族"汉"
投影的典型运算: list for 民族"汉" fields 姓名,年龄,总分
选择和投影运算只是在一个表中进行,而联接运算必须是两个以上表,各表之间“两两联接”。
数据库设计要遵循“一事一地”的原则,不要出现重复字段(外部关键字除外),要用原始数据(如:“年龄”是一个不变的数,就不如用“出生日期”)。
一对一关系:可以将这两个表合并为一个表
多对多联系:须创建第三个表,把多对多的联系分解成两个一对多的联系。所创建的第三个表包含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在两表之间起着纽带作用,称为“纽带表”。
一对多联系:就是把一方的主关键字添加到多方的表中。
Visual 是“可视化”的意思
“确定”是临时的,“设置为默认值”为永久的
主关键字段不能是重复值或空值。就象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不能重复,也不能是空值一样。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表是记录的集合;元组是属性的集合,记录是字段的集合。
数据库设计的顺序是:需求分析、确定所需的表、确定所需的字段、确定联系、设计求精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主要功能是:数据定义(建立表)、数据操纵(插入、删除等)、数据管理(如何存储等)
建立两个表之间的联系只能是一方到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