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民生证券:流动性专题:如何高频跟踪超储率?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超储率作为银行流动性的核心观察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用于判断债市资金面松紧情况,也有助于分析判断央行将如何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因此,如何更准确、更高频地测算超储率,即把季度滞后数据转化为可观察的高频指标对于债市而言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五因素模型,对超储率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方法进行分析,并试图给出更高频的测算方法。为何跟踪超储率?银行体系可以自由动用的资金主要为超额准备金,因此超储率是衡量银行流动性松紧的关键指标,也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先行观察指标,其变动会对资金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市场,故而投资者通常需要结合超储率情况对市场流动性如何进行判断。如何预测月度超储率?央行通常按季度公布超储率且滞后两个月左右, 那么应如何评估当月超储率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和跟踪?市场上通常采用定义法与五因素法:(1)定义法中,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外,其余指标均可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找到相应的数据,测算较为准确;但也有其缺陷: 其一,计算数据来源于央行月度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无法用更高频的指标测算;其二,测算所涉及指标数据的规律性较弱,不易于预测。(2) 相较而言,五因素法实用性更强一些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