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中航证券:PET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铜箔影响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复合集流体成为产业新趋势。铜箔约占锂电池质量的9%、成本的8%,其厚度、均匀性、抗拉强度等是决定锂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容量、循环寿命的重要指标。铜箔变薄可使相同电芯体积容纳更多活性材料,6μm和4.5μm铜箔相比8μm铜箔能量密度分别提升5%和9%;此外铜箔越薄,电池成本越低、受铜价影响越小;复合铜箔可有效解决电池热失控问题,提升电池安全性。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理论成本低,PET铜箔大规模应用蓄势待发。PET铜箔采用“三明治”结构,具有厚度较薄、用铜量较少、高安全性等特征,我们认为PET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的逻辑为:1)PET铜箔彻底解决了电池因内短路易引发热失控的行业难题,同时使得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10%、循环寿命提升5%,并具备兼容性;2)设备是推动PET铜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铜箔的原材料成本占比约83%,原材料环节难以降本;而PET铜箔原材料成本占比约31%,受产业化初期影响设备成本占比高达50%,PET铜箔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空间更大,主要降本路径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良率摊薄单位固定成本。设备是PET铜箔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预计2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