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乐施会:农村社区发展指南.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中国的广大农村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较脆弱地区,甚至是气候灾害多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农村又是应对气候变化潜力很大的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既是农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须,又可为全国乃至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对保障这个人口众多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为此,需要城乡统筹,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理念提升至战略高度,并把相应的具体措施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建设中。目前,农村严峻的环境问题是复合型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是全面奔小康需要补的短板,更是农村现代化必须下的一番大功夫。这涉及到农村能源形态的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进,节约的用水方式,节能低碳的建筑和交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灾防灾的基础设施,智慧化的经济与社会管理,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教育……等。在这些需要精心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如果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纳入其中,就为规划者、设计者增添了一个非传统的新视角,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中国农村目前尚有约6亿人口,即使在城镇化完成后,也仍将拥有3―4亿人口和广袤的空间规模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