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戒烟在中国恶性肿瘤一级预防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药物戒烟在中国恶性肿瘤一级预防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对中国常见的戒烟药物干预策略进行成本效用分析,以探究药物戒烟作为中国 恶性肿瘤一级预防策略的卫生经济性。方法 通过建立Markov队列模拟模型,模拟10 000名35岁有 戒烟意愿的人群采用多种药物戒烟策略的干预效果。模型共纳入12种与吸烟相关的恶性肿瘤,分别 为肺癌、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和髓系白血病。以 1年为循环周期,模拟时长为50个周期,评价指标采用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意愿支付阈值为1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分年龄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结果的 稳定性。结果 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伐尼克兰干预最具成本效用优势。与次优干预方案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相比,每增加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增量成本为11 140.28元,低于意愿支付阈 值。随着接受干预人群年龄增大,增量成本效用比值逐渐增大,但在所有年龄段组别中ICER值均未 超过意愿支付阈值,伐尼克兰干预在各个年龄段均具有最佳经济学优势。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 示,贴现率、伐尼克兰干预药物的成本以及干预成功风险比对结果影响较大。结论 在中国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