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发布者:wx****af
2022-11-17
93 KB 3 页
文件列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doc
下载文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pdf
下载文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 3课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同身份。 能力目标:理解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了解“公民”一词的起源。 重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难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过渡语:视频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观看视频并思考 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 揭示学习目标 二. 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几种? 3.什么样的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4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吗? 5. 谈谈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的认识。 三. 共同探讨: 1. 出示图片: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 点拨: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身份不同,但有个共同的身份是公民。 2.出示幻灯片: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过渡语:漫画中有美国人、英国人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

开通智库会员享超值特权
专享文档
免费下载
免广告
更多特权
立即开通

发布机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