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区域动态》2023年12月第1期.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各地掀起民族独立的浪潮,东非国家纷纷走上反抗殖民主 义的道路。20 世纪 60 年代初,东非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开始了自主国家治理的探索。与此 同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为代表 的新治理形式出现,在减少贫困、医疗卫生、经济发展、民主人权、环境保护等多种领域发 挥作用。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在冲突与合作中不断发展,最终趋于稳定。20 世纪 70 年 代后,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展中国家推出“结构 调整方案(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在发展层面的调控能力, 国家职能相对衰弱,非政府组织进一步起到了弥补国家职能不足的作用。 在不同历史时期,西方非政府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东非国家治理,在这一过程中, 西方非政府组织与当地政府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同时也与非洲本土非政府组织产生联动。 本文将梳理二战后西方非政府组织在东非国家的发展历程,并藉此探究其参与东非国家治理 过程中的联动机制。需要说明的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