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国脊柱集采结束,格局未变国产替代加速明确.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本周观点上周,全国脊柱类耗材集采已在上海完成。本次骨科脊柱类耗材是继冠脉支架以及骨科人工关节之后,第三个纳入国家集采范围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从拟中选结果来看,本次集采拟中选企业为152家,中选率将近90%,几乎维持了现有市场的玩家数量。公开信息披露的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84%,主要是指基于市场终端价格的下降幅度,这84%的降幅主要是从患者和医保的角度来看的,然而本次脊柱类带量采购的14个产品A组拟中标情况,基于最高限价的降幅为60.88%。各企业对拟中选规则三的使用达到了较高比例,在价格竞争层面没有出现大幅杀价的局面。即使B组拟中标也是同样如此,9组产品的平均降幅仅为61.27%,降幅与A组不相上下。此不同于安徽脊柱类集采B组价格的降价幅度远高于A组。从本轮脊柱类产品集采中标后各产品的集采规模来看,总计规模约20亿。其中胸腰椎后路开放钉棒固定融合系统使用量约占总脊柱耗材使用量的30%,本次集采规模则约为12亿,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胸腰椎后路微创钉棒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和椎体后凸成形系统。从总规模上来看,虽然集采把各环节的水分挤掉了,但是对于医保局推行的DRG而言,各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