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区域动态》2022年11月第2期.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所谓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的发现要追溯到 1958 年丹麦的一个实 验室,因该种病毒首次是从猴子体内提取出而得名。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因而天花 疫苗对预防猴痘有一定效果。尽管全球范围内曾经开展过普遍的天花疫苗接种运动,但猴痘 还是多次出现暴发流行。1970 年,人们还在刚果(金)发现了第一例人类猴痘病例。此外,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不再进行天花疫苗的全民接种;在过去 30 年中,随着天 花疫苗覆盖率的下降,非洲报告了数十起猴痘疫情和不计其数的病例。然而,由于此前猴痘 病毒并没有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所以猴痘在非洲之外受到的关注极少。尼日利亚疾病控制 中心的流行病学家阿德索拉·英卡—奥古莱耶(Adesola Yinka-Ogunleye)称,在 2017 年尼 日利亚暴发猴痘疫情前,猴痘病例仅见于农村地区,而如今病毒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扩散,这 与此前世界对猴痘疫情的漠不关心密切相关。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