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IMI Working Paper NO.2313 中国“揭榜挂帅”活动计量分析与制度优化.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作者】石晓军 付士洋 谭松涛【摘要】本文在项目层面上对我国地方“揭榜挂帅”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方“揭榜挂帅”项目周期通常为2-3年,政府补贴占比小于30%的项目超过项目数的60%。发榜项目主要集中于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乡村振兴、生物医疗和信息技术六大领域。发榜方主要是企业,揭榜方以高校占比最大。以省内揭榜为主,基本上还是本地行为。揭榜率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发榜项目多的地区可能出现揭榜率低的问题。初步证据表明,中国“揭榜挂帅”制度的关键功能是更充分地披露地方科研攻关需求,提高了科研攻关需求和供给的匹配,降低了科研任务搜寻成本,减少了全社会科研能力搁置的非效率。对我国地方“揭榜挂帅”活动当量的初步计量分析表明:(1)不发达地区“揭榜挂帅”反而更活跃;(2)当地财政对研发的影响力度是决定“揭榜挂帅”活跃度的关键因素,“揭榜挂帅”能提高用于研发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3)金融支持“揭榜挂帅”的潜力还有待开发。认为中国“揭榜挂帅”制度存在三个不足:政府力量明显、制度设置单一、资金活力不足。提出优化建议:第一,设立全国性平台对我国“揭榜挂帅”制度的关键要素进行适当调整。第二,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