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国金证券:计算机CPU行业深度研究:中流击水—六大国产CPU厂商分析.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行业观点CPU是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中的核心,当前主流芯片架构为ARM和X86,均为国外主导,芯片国产化率较低。“十五”期间,国家启动发展国产CPU的泰山计划,863计划也提出自主研发CPU。2006年核高基专项启动,国产CPU领域迎来新一轮的国家支持,鲲鹏、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申威等一批优质国产CPU厂商快速崛起。海光信息和兆芯采用x86架构IP内核授权模式,可基于公版CPU核进行优化或修改,优点是性能起点高、生态壁垒低,缺点是需要支付授权费、自主创新程度较低。海光最新一代CPU已接近国际同类高端产品水平,并兼容x86指令集,具备较高的应用兼容性和较低的迁移成本,在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优势显著,其与第一大股东中科曙光的高效协同为公司产品放量打下了深厚基础。华为鲲鹏和天津飞腾采用ARM指令集架构授权,可自行设计CPU内核和SOC,也可扩充指令集,自主化程度相对较高。华为鲲鹏920处理器是业内首款7nm数据中心ARM处理器,非X86架构芯片中鲲鹏920芯片在算力维度方面优势领先,且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可以与X86芯片相匹配的性能。鲲鹏计算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涵盖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