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国信证券:非银金融·公募基金行业机构立体博弈系列之三:公募基金的工具化、平台化与解决方案化.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核心观点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公募基金经过26年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之一,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过去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离不开权益市场牛市,如2019-2021年“茅指数”“宁指数”推动一批投资经理因管理规模迅速扩张而拥有较大市场影响力。但随着市场风格快速轮动,专注特定板块或风格(包括成长/价值/大盘/中小盘)的基金经理难以适应,最终导致影响力逐步减弱。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规模仍然高歌猛进,期间表现出结构化特点(如红利、短债产品扩张),这对下一步公募基金机构扩张提供了经验,具体体现在:
工具化:公募基金行业中的被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迅速,ETF和指数联接基金持续扩张,一方面来自投资理念进化,尤其是随着市场有效程度提升,超额收益挖掘愈发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者对成本敏感度增加,越来越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被动型基金。同时,富有创新意识的基金公司加大相关指数产品的研发,补全指数产品谱系,如除了传统宽基指数基金,还有更多行业类、SmartBeta类等也被挖掘,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适宜匹配各种投资策略。
平台化:公募基金持续加强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