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自然资源部: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发布者:wx****2a
2023-12-12
180 KB 19 页
生态环保
文件列表:
自然资源部: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docx
下载文档
自然资源部: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pdf
下载文档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我国最为突出的海洋入侵物种之一。目前,互花米草几乎遍布我国沿海各省。互花米草在促淤造陆、保滩护岸、抵御风暴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对我国部分区域的原生滨海湿地植被、重要生物栖息地等造成了破坏,引起了局部地区航道、港口水域和防洪泄洪通道的淤积,对沿海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滨海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自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组织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我国沿海多地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当前我国互花米草治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互花米草治理后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的修复还有待加强。为推动落实《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相关部署,指导各地按照“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宜渔则渔”的原则,科学开展互花米草治理后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依据有关规定及规范,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本指南。


<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下载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