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扭伤的预防和治疗的相关介绍
- 大家都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因为不注意造成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地为您收录了这部踝扭伤的预防和治疗视频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下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侧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渡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也可导致韧带被拉长,撕脱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若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易致复发性损伤,导致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斑,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检查可以发现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即应诊断为踝部韧带损伤,对韧带部分损伤,松弛或完全断裂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在加压情况下的极度内翻位行踝关节正位X线拍片,可发现外侧关节间隙显著增宽,或在侧位片上发现距骨向前半脱位,多为外侧副韧带完全损伤,踝关节正、侧位拍片发现撕脱骨折。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性损 急性损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48时后和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在踝关节背屈90度位,极度内翻位(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或外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时)靴形石膏固定,或用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定者,或有小的撕脱骨折片,也可采用靴形石膏固定4—6周,若有骨折片进入关节,可切开复位,固定骨折片,或直接修复断裂的韧带。术后用石膏靴固定3—4周。 对反复损伤副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宜长期穿高帮鞋,保护踝关节,后期由于慢性不稳定,可致踝关节脱位,关节软骨退变致骨关节炎,可在关节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等,或采用关节成形术治疗。 伤的多发病之一。踝关节的内侧有比较坚韧的内侧韧带加强,外侧有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这三条韧带起于外踝,前两条止于距骨,后一条止于跟骨,因此它们相对来说是比较独立,比较薄弱的,运动中常因猛力使足内翻过度,而造成外侧韧带损伤。另外,当踝关节跖屈时关节比较松动,稳定性较差,容易扭伤,尤以内翻扭伤较多见。由于该关节在运动中担负的特殊角色,常常是经久难愈,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加注意保护,及时地治疗。 踝关节扭伤后,初期的正确处理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是冷敷,在关节扭伤24小时以内,有条件的用布或毛巾包适量冰块敷在患处,每次敷5分钟间隔一次,以免冻伤皮肤。如没有冰块用凉水敷也行,也可以喷洒一些镇痛气雾剂。其次是制动,先用夹板或是石膏绷带固定踝关节,然后抬高患脚,高度以超过心脏为宜,使患脚血液回流加快。初期处理可使破裂扩张的血管收缩,减少关节肿胀,避免再损伤。初期处理后,也就是扭伤24小时后进行热敷,自己可用热毛巾外敷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一至两次,也可选择“神灯”、红外线治疗仪,并用正骨水、活络油等活血止痛的外用药物擦患处,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经过上述治疗一星期后可慢慢活动患肢,以期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
治疗中也可选择推拿、针灸。推拿时,用大鱼际或大拇指指腹先在肿胀疼痛的周围轻轻地揉按,并渐渐移向患处,揉按约10分钟后,向近心端推按结束手法。扭伤初期,推拿的力度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24小时以后,可先点按解溪、丘墟、悬钟等穴,尔后重复前述。推拿每天行一次,一次15分钟,同时,可在局部配合“神灯”照射25分钟,每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如踝关节不肿胀,可针刺患侧的上述穴位,病程1小时的采用强刺激大幅度运针,同时活动踝关节5分钟。 我们在体育运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避免扭伤该关节呢?一是尽量选择比较平整的场地,运动时严肃认真,胆大心细,以免踏空、踩翻和滑倒;二是在运动前认真做好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开全身的关节,以增强肌肉、韧带的柔韧度和适应力;三是做好损伤后的初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