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篆书技法-王友谊

篆书技法-王友谊

  • 课程主讲:王友谊
  • 所属机构:
  • 视频数量:14讲
  • 所属分类:书画写作
  • 课程时长:1小时34分钟
  • 课程人气:1176

篆书技法-王友谊的相关介绍

    概述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

    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
      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变体,极为繁伙,。古人认为篆书为苍颉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详"大篆"条。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为"小篆","详小篆"条。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大篆
      汉字古代体之一。其名始见于汉代著作,与"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籀文
      (籀书)周代文字,一般认为即"大篆"。或谓与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视为"奇字"。从广义来说,"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从狭义说,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书。秦李斯据以制"小篆",遂以籀文为"大篆"。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籀篆
     实同"籀文",即"大篆"。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分列"籀文"和"大篆",认为"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与一》亦持此见,以为篆书中"一曰《籀篆》,《诅楚文》,《钟鼎识》、及《啸堂录》,以至杨氏《书统》所载及古篆诸韵,取其合于许氏所取作"籀书"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据此,则赵氏所言"籀篆"多同"金文"。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中曾力辨其谬,认为"籀篆"实即"大篆"也。近时学者折中两说,以为从字体上说,"籀篆"与"大篆"(主要指《石鼓文》)尚有差别。故如赵宦光等分列"籀篆"于"大篆"之外,其说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