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微软安全公告讲座

微软安全公告讲座

  • 课程主讲:胡义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编程语言

微软安全公告讲座的相关介绍

    网络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关于网络漏洞,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有学者从访问控制的角度出发,认为:当对系统的各种操作与系统的安全策略发生冲突时,就产生了安全漏洞。也有专家认为:计算机系统是由若干描述实体配置的当前状态所组成,可分为授权状态和非授权状态、易受攻击状态和不易受攻击状态,漏洞就是状态转变过程中能导致系统受损的易受攻击状态的特征。

    网络漏洞会影响到很大范围的软硬件设备,包括作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换而言之,在这些不同的软硬件设备中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在不同种类的软、硬件设备,同种设备的不同版本之间,由不同设备构成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同种系统在不同的设置条件下,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

    漏洞问题是与时间紧密相关的。一个系统从发布的那一天起,随着用户的深入使用,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会被不断暴露出来,这些早先被发现的漏洞也会不断被系统供应商发布的补丁软件修补,或在以后发布的新版系统中得以纠正。而在新版系统纠正了旧版本中具有漏洞的同时,也会引入一些新的漏洞和错误。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漏洞会不断消失,新的漏洞会不断出现。漏洞问题也会长期存在。

    因而脱离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系统环境来讨论漏洞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只能针对目标系统的操作系统版本、其上运行的软件版本以及服务运行设置等实际环境来具体谈论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

    同时应该看到,对漏洞问题的研究必须要跟踪当前最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安全问题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一点如同对计算机病毒发展问题的研究相似。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保持对新技术的跟踪,就没有谈论系统安全漏洞问题的发言权,既使是以前所作的工作也会逐渐失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