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学英语的相关介绍
- 小学生的特点是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喜欢新鲜事物。如何激发和维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在英语课堂中穿插进趣味故事的讲解法,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成效。
故事教学法是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教授专为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发明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以及“先有正确无误的输入,才能有正确无误的输出”。其具休实施步骤为:准备故事、讲故事、复述故事和讨论故事。
孩子的童年离不开故事,绚丽斑斓,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故事教学作为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方式,创造了语言学习的良好情境,近年以来教育界一直倡导要提高教学实效,进行反思性教学。“如何提高教学实效”自然成为了每一位老师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经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怎么把生动有趣的故事穿插进英语课堂的吧。
一、兴趣盎然听故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关于开篇激趣,我设想了很多方案:是以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来创设情境,还是通过看动作猜动物的游戏导入新课?经过再三比较、斟酌,最后笔者决定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为故事开始的切入点。
T:I have two new friends.Guess. Who arc they`?汪汪!吱吱!(辅以动作)
S: Dog. Mouse
T: Yes. But the dog is crying.(简笔画:眼泪;表演:哭声)And the mouse is laughing. Ha, ha…
(简笔画:笑脸;表演:笑声)
S: The dog is crying and the mouse is laughing.(孩子们配上表情和声音演说)
T: The dog is crying and the mouse is laughing. Why `?(简笔画:两只动物之间画上大问号)Now 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二、绘声绘色讲故事
要想使故事吸引学生,教师讲解故事时的语气、语音、语调必须首先抑扬顿错,有声有色。根据本课故事教学的内容,我在讲述故事《猫和老鼠》时,充分利用声音、图片、动作等媒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面感知整个故事,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故事的大意。
三、人人参与演故事
故事讲完了,如何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文呢?下面一个环节当然是“演故事”。如何演才能既轻松,又能人人参与。闭目思考间,皮影戏给了笔者灵感,让孩子们用手来表演不就行了吗?这真是一个新奇的好点子,孩子们绕有兴致地用画在手指上的动物表演,就像是一出出的微刑手偶剧,可爱又专注,新鲜又刺激。
四、突发奇想编故事
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写是读的目标与归宿,而写与读之间的中间环节就是说。说是写的前提和准备,通过说能使故事阅读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续编故事和创编故事两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续编故事即让学生接着书本故事“The mouse and the dog"讲下去:老鼠和狗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到底是猫战胜了老鼠还是它们重归于好,成为一对好朋友呢?这是对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所作的要求。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背诵或表演现成的故事,他们希忘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续编故事。教师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结局,并写下续编的故事剧本。创编故事即请学生模仿“The cat and the mouse”的故事,也以连环画的形式创编一个故事。于是就有了“The monkey and the elephant””The fox and the tiger”等等的突发奇想。
故事教学的实践,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表明,学生还是喜欢这种学习的,尤其是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们往往带来很多惊喜,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故事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内容。从他们自如的运用中可看出,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他们学习着并快乐着!
可见,故事教学已经被孩子们熟知并认同,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学会了怎么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