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小学生作文——基础篇

小学生作文——基础篇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小学综合

小学生作文——基础篇的相关介绍

    现在,我们似乎很难再学生的作文中看到真实的语言,常常看到的是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达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甚至移花接木地来拼凑文章,抄、套、编、造,千人一面、千遍一律的作文现象严重,根本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普遍老龄化,教法陈旧,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片面结合某篇范文的写作技法,导致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严重。特别是小学教师缺编,大多数教师包班,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仔细,批语不中肯,格式化、条文化,不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教师要得到学生天真、稚气的童心世界是不可能的。只有让学生面向生活,自由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切身体验的事,是当今小学作文教改的当务之急。

    一、记“真”事。

    农村小学学生作文视野本来很辽阔,但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内容空洞,写得不具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缺乏对“真”生活的用心观察、切身体验。学生作文必须先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情表象,就儿童而言,这些感情表象大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凭兴趣、情绪和好奇心,无意获得而储存在记忆中的。因此,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生活,用心体验“真”生活,是促进学生真实习作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的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远比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学校的管理和家庭的束缚,没有正确引导,孩子们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少,也就没有去真 正体验生活。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希望他们生活在安全、幸福、温馨、充满无限的爱的怀抱里,愿意让他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和灿烂,希望他们融入真实的社会,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支持他们去切身体验生活的甜蜜与快乐。我们就要尽可能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亲身去感受,如果在我们的引导下,让学生既享受到了生活的甘甜,也体验了生活的苦辣,既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也了解社会的假恶丑,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以此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如果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叙述“真”事。例如:我们在课外活动课上开展一次“贴鼻子”游戏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亲眼观看活动的全过程,亲耳倾听活动中热烈的欢呼声,亲身体验活动中的困难。有了活生生的内容,有了真切的体验,那么他们写出的《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一定真实生动,贴上“鼻子”的兴奋之情,贴不上“鼻子”的急迫心情,以及如何去解决困难就会自然地写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习作时要求写出“真”人、“真”事,学生就不可能“无话可说”。

    二、表“真”情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或应考试要求的得分点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迎合老师的某种所好而指导性所撰……却失落了对于作文而言最本质的东西,即主体的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在作文中,面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我们唯有呵护、尊重和引导,有利于造就学生健康的情感世界。掩盖和压制只会滋长虚伪和做作,甚至伤害学生的心灵。习作中,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因此,要想让学生认真习作,必须激发学生的“真”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我手写我心。”要让学生在习作中,把他们的个性、情感得以发展、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训练,教师就要做到童言无忌,呵护真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真”情感的前提。对于初学作文的儿童,当先培养他们习作的兴趣,不能被习作方法所限,形成固定的作文模式,而应当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让他们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习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活跃他们的习作思维,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在他们一开始就觉得习作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没什么难的,从而树立习作的信心。如果我们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在课外,在学生作文的批语里,在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教学时……向他们表达我们的“真”情感,真实地流露我们的喜怒哀乐,那么,他们也会向我们敞开心怀,向我们诉说他们的喜悦、烦恼和秘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游戏、郊游等活动,让学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创设一定的课堂练笔情境,激发出他们的“真”情来。

    三、说“真”话

    所谓“真”话就是让学生说实话,写自己的话,让学生表达内心世界真实感受到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现在许多孩子的习作成人化,缺乏个性化的语言很多,没有一点孩子稚气的味道,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生正在成长之中,是非标准、语言规范等都可以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逐步建立,而“童心”、“童真”却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无法重复的。话语作为情感的载体,是“童心”、“童真”的直接体现,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怎么表达都可以,且要鼓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富有个性的幽默的语言风格。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用“真”话完成作文,虽然可能原始、幼稚,但难能可贵。

    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营造学生想说就说、童言无忌的课堂环境。一堂好的作文辅导课,就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敢说,课堂上热闹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习惯地充分发挥,充分地表达自己,把自己的心里话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说出来。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实话实说”活动,例如《我心中的老师》、《想起那件事我就像笑》、《那次我流泪了》、《我被感动了》等作文题,让学生自选一题或自己命题,述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学生说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话时,我们应大力表扬和肯定,让学生知道真实的东西容易打动人,有特色的语言才能吸引人,有真情实感的语句才能感动人。只有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才有利于学生作文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