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温习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 高中历史复习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搞好高中历史课程的复习,是我们历史教师和文科班同学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作为复习的指导思想已以取得广大历史课教师和文科班同学的共识。可是究竟该如何实施这一指导思想呢?我们为您收录的这部高考历史复习视频教程里名师给您提供了几点明确方法供您学习参考。
一、关于基本功的问题
近来,从我接触的文科班中,学习成绩从总体上看是两头小,中间偏大,即学习很拔尖的和学习成绩特差的均占少数,大部是处于中下水平。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成绩,练好基本功是一个前提。学习历史也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练好基本功,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首先要学好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背景和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找出历史成败兴衰的借鉴。这不但使我们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我们从历史的启迪中受到教益。近年来由于高考加强了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不少考生在史料分析问题上丢分较多。我班同学在平常考试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理论认识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文科班的学生要重视掌握唯物史观并应用它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掌握好古代汉语的基本功。多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引入史料分析的问题占有相当的份量。我们也加大了史料分析的教学力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之所以在史料分析问题上失分多,表现为审题能力和运用材料能力差,实质上是对古文材料理解力差,这是由于古代汉语基本功没有过关,往往是一知半解,凭猜测答题,因而分析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或者答非所问。所以要提高对史料问题的解题能力,就要练好古代汉语的基本功。
第三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
高考中对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在问答题,论述题中都要求根据命题需要写出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观点明确,文字通顺的短文来。在史料分析题中还要求归纳提练观点,写出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层次清楚的短文,有的题目甚至于规定字数,超过一定字数者要扣分。我们发现文科班有些同学文字表达能力尚不过关,回答问题拖拖拉拉,词不达意,抓不住要点,不能准确把握要点,不能把问答题回答得切中题意,符合题目的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二、关于纵向思维模式
纵向思维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是同一空间性不同时间性,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思维方法。我们平时讲的条理线索就是这个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和复习中,对涉及到此类问题即以某一历史事件作为考查对象时,必须沿着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发展和历史的变革,进行分析比较,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做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形成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的总体印象。而且要在纵向考察比较的基础上,揭示出事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纵向思维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应用,一般是对集一专题涉及历史沿革的考察与分析。有的考生或同学对此类问题回答不理想,对时间跨度小纵向比较的问题能较好地把握,但对时间跨度大的纵向比较问题把握不准,丢三拉四,丢分较多,这主要是迁移能力差,缺乏专题研究分析的锻炼。纵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利于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能力,有利于提高同学迁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纵向思维也有其局限性,其表现是纵向思维是一种线性的、运用范围狭小的一种封闭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开拓视野,不能使人们从事物之间在大范围的联系中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共性和规律性。
三、关于横向思维模式
横向思维是一种不同空间性相同时间性的横向思维。它是截取历史的某一横断面,研究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地点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情况,在与周围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把握事物规律性的思维过程。横向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的具体运用。它是把历史事件置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进行分析与考察。
横向思维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不拘泥于一点一线的封闭性的狭隘地考虑问题,而是从更大的范围和空间多侧面、多角度考察历史现象、从而提出符合规律性的结论。
横向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同一历史观察和事件在不同国家里的发生,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符合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同学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丢分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记忆上的模糊,出现时间观念上的混淆,历史条件张冠李戴等问题。加强对此类问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横向思维模式的局限性是对被考查的事物,难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正确认识,因为它是截取某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某一情况的比较,而忽视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种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较,如果将它绝对化,就会得出片面性的结论。
四、关于网络思维模式
网络思维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思维方法。它是克服纵向或横向思维的局限性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双向思维的一种思维模式。用这种思维模式对某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比较时,既考虑纵向因素也考虑横向因素,这样就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如比较中国的戊戍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两上历史事件,从横向比较可以找出二者异同点,从纵向比较就可以找出形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从而使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感性知识达到理性升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对历史事件从总体上把握得比较准确,学习比较扎实,勤于动脑的同学,对这类问题回答的比较准确,也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