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李光华琵琶实用教程

李光华琵琶实用教程

  • 课程主讲:李光华
  • 视频数量:14讲
  • 所属机构:
  • 课程时长:1小时26分钟
  • 所属分类:音乐教学

李光华琵琶实用教程的相关介绍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优美画面以及“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精彩场景。让人永远难忘,不由得想学琵琶。

      李光华 男,汉族(1947.5.29—)生于北京,祖籍山东,1966年起从事琵琶专业教学工作。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琵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原系副主任(1992-1995),现为弹拨乐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1999年获教育部“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2000年获建院五十周年中青年教师突出贡献奖。

      从事琵琶专业教学三十余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海内外琵琶考级标准教程》(三册)、《琵琶曲集》(二册)、《民族器乐曲博览琵琶分册》(上下)、《琵琶演奏与练习》等,在社会上及各专业音乐院校、艺术院校视为必备教材,在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中广泛应用。对宣传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琵琶音乐教育及提高琵琶教学专业化进程、规范化进度都起了积极作用。作为主讲与示范,演奏、录制、出版了《琵琶演奏法基础教程》(VCD)等一批琵琶教学可视教材,其中《琵琶名家名曲》教学录像带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辉煌的五年》音像精品奖。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