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二胡必修教程视频

二胡必修教程视频

  • 课程主讲:赵寒阳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音乐教学

二胡必修教程视频的相关介绍

      二胡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当年阿炳的《二泉映月》曾感动过无数人。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胡也不再是街头乐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二胡。二胡训练的价值在于通过严格的练习来达到精神上的修炼,使人战胜自我,克服自身原来的懒散、胆怯、懦弱、自卑、消极等缺点,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赵寒阳,男,汉族,1954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深造;1982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全国二胡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出访许多国家演出、讲学;并出版二胡教材和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演奏录制了大量的音像制品,为二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艺术传略被选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世界名人录》、《跨世纪人才丛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等典籍。

      1997年5月应邀赴台湾任"台北中国民族器乐协奏大赛――二胡"的评委;8月1日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二胡考级曲目欣赏与示范"个人独奏音乐会。其传记《指间流淌惊人曲》被辑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新世纪――跨世纪人才丛书》和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1998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杨雪兰音乐教育奖";同年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二胡演奏少儿歌曲100首》;在九州音像出版社出版个人二胡演奏专辑《幽幽二胡情》CD唱片;还应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编委会所聘任该书"音乐表演艺术卷"编委之职;名字被辑入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专家人才名典》和《世界艺术家人才纪录大全》。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