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赏析

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赏析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书画写作

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赏析的相关介绍

    看过京剧空城计的人,大都为诸葛亮的处事不惊、足智多谋所折服。京剧空城计这出戏结合正史与传说,让人同时看到诸葛亮的两个典型。空城计先演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以街亭为主的三个城池,原因出在马谡为显示自己见解高明擅改计划,结果反被张郃打败。京剧空城计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开始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京剧空城计背后的故事,资治通鉴详载诸葛与马是知己:“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重……(亮).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下不据城,张郃断其水道大破之。亮进退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失街亭这段戏完全按照史实演:马谡“舍水上山,下不据城”以至失败;至于说“亮进退无所据”却被演成空城计,认为诸葛亮是镇定的,重新塑造他在败中仍能表现沉着从容的气度,发挥正面影响力。这个虚构的情节,安慰了挫折的人:即使处在失败中,只要能提高心性,就不会进退狼狈,而可以有一种高贵、尊严的表现。

    京剧空城计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勇于面对,保持宁静祥和,再大的难关也能过得去。司马懿迅速领军来到西城,只见城门大开。诸葛亮带着琴童在城楼上弹琴,没事人一个。司马懿一看愣住了,心里立刻生起一个念头:必定有诈!音乐安排的非常巧妙,司马懿以西皮快板表现机伶反应,命令三军不可妄动。而诸葛亮好像没看到司马懿的紧张,慢条斯理的唱西皮慢板:“我本是卧龙冈散淡的人,……”;司马懿跟着诸葛亮也慢下来唱西皮原板,可是立刻又转成快板,显得浮躁不能镇定。诸葛亮主随客便,呼应司马懿的快板,诸葛亮改唱二六板,速度变快可是仍较快板慢,意态优闲。两相对照,其实已经定出高下。

    京剧空城计中两主人公势均力敌:一个在精神上胜、一个在兵力上胜,互相了解也互相佩,司马懿很有风度的退兵四十里,京剧空城计在这里结束。如果要连下去演,京剧的行话叫“带”斩马谡,为什么叫带?因为斩马谡这出戏的情绪是激动的,与那种沉稳是两回事了。后来也有人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简称,这是方便的称呼,却无法让人顾名思义,知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