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的相关介绍
- 中医离不开中药材,在我国,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概括起来中药材的成分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有效成分
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
辅助成分
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药效作用的物质。如洋地黄中的皂甙可帮助洋地黄甙溶解或促进其吸收。
无效成分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往往会影响浸出效果、制剂稳定性、药效等。
组织物质
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
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分复杂。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并尽量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现在却发现它有生物活性,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确定浸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艺。
目前我国药材的鉴定标准分为三级,即一级国家药典标准;二级部颁标准;三级地方标准。
国家药典
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们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收载使用较广、疗效较好的药品。 中国药典自1953年版起至2000年版止,共出版7次。2000年版药典一部每种药材项下内容为: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
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对药典未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疗效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写,卫生部批准执行,作为药典的补充。值的提出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机构的成立,省、市相应机构也将会在归属方面有所变动。有关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发布、修改也将会有新的条文出台。
地方标准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的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此标准系收载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中未收载的药品,或虽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省、市、自治区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性的约束力。
上述三个标准,以药典为准,部颂标准为补充。凡是在全国经销的药材或生产中成药所用的药材,必须符合药典和部颁标准。凡不符合以上两个标准或使用其它地方标准的药材可鉴定为伪品。地方标准只能在本地区使用。市场上经销的药材必须经各省、市、县药检所鉴定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