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民族唱法(中央音乐学院)

民族唱法(中央音乐学院)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音乐教学

民族唱法(中央音乐学院)的相关介绍

      学习民族音乐的人都知道,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本站收录的这部民族唱法教程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邹文琴教程主讲的精品教程,好机会不容错过。

      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民歌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民间歌曲源于人民之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歌。可以说,目前有的已形成了歌曲系列,如:茉莉花系列歌曲、摇篮曲系列歌曲、送情郎系列歌曲、山歌系列歌曲、号子系列歌曲等。有许多值得敬佩的音乐工作者,曾历尽艰辛的到祖国各地,跋山涉水去收集各种民间歌曲。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说,已收集整理完全。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优点,例如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点。这种唱法使民歌歌唱演员的唱龄延长。同时,这种唱法能自如地演唱民族歌剧的大段唱腔,是我国优秀声乐教育事业工作者多年研究努力的可喜成果。

      邹文琴教授195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西洋唱法,1962年保送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196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并分配河北省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舞台实践十多年,1980年调回本院声乐系任教至今。从事声乐专业演唱与教学共51周年。1989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声乐学科第一任学科主任,2001年12月16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全国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

      1999年秋,应中央音乐学院环球音像出版社的邀请,录制了民族声乐教学VCD《歌曲教学》与《练声教学》两套六张,作为建国五十周年重点出版项目,也是全国艺术院校中第一套民族声乐教学音像教材,并在全国销售。2005年出版现场教学DVD12张。

      曾应邀到全国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讲学交流,如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等,并被八所院校聘为客坐教授。1983、1986年分别获学院教学成绩奖及奖金,1992年获黄立教学奖学金及奖状,2000年荣获文化部“第二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及奖金。

      邹文琴教授培养了很多颇有知名度的演员:如著名青年歌唱家吴碧霞、著名实力派通俗歌手韩红、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梦鸽、中央民族乐团歌队队长、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第二名获得者龚琳娜、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和“金钟奖”金奖获得者雷佳、总政歌剧团国家二级演员“金钟奖”银奖获得者吴静、青海省撒拉族唯一的国家一级演员马文娥、藏族青年歌唱家格桑曲珍、蒙族歌唱家阿其木格等。还有多名学生在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井冈山大学等高校任教,并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骨干。2009年10月12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举办“邹文琴教授艺术生涯50年”学生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