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1.1左手基本练习
- 1.2北京的金山
- 1.3北京的金山上midi讲解
- 1.4滴答讲解
- 1.5滴答midi讲解
- 2.1琶音的学习 基本
- 2.2小白菜乐曲学习讲解
- 2.3小白菜乐趣的学习讲解
- 2.4小河淌水乐趣的学习讲解
- 2.5小何淌水midi讲解
- 3.1按音的技法学习 基本
- 3.2小星星讲解
- 3.3小星星midi讲解
- 3.4彩云追月讲解
- 3.5彩云追月midi讲解
- 4.1上下滑音技法的学习 上下滑音基本练习
- 4.2浏阳河片段讲解
- 4.3浏阳河片段midi讲解
- 4.4高山流水片段讲解
- 4.5乐曲高山流水片段midi讲解
- 5.1摇指技法的学习 摇指基本练习
- 5.2乐曲梁祝片段讲解学习
- 5.3乐曲梁祝片段midi讲解
- 5.4乐曲女人花讲解
- 5.5乐曲女人花midi讲解
- 6.1点奏的技法学习
- 6.2乐曲渔舟唱晚片段讲解
- 6.3乐曲渔舟唱晚片段midi讲解
- 6.4赛马片段讲解
- 6.5赛马片段midi讲解
轻松学古筝第二季的相关介绍
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的乐器瑰宝的古筝,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天籁之音,具有滋养灵魂的作用,使习筝者潜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今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我们为您收录的这部袁莎古筝教程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袁莎,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兼任中华慈善总会及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形象大使、中国古筝学院院长及教学总监、中筝艺术团团长,两大国际和国内权威古筝专业大赛的冠军获得者。 自幼师从刘媌老师习筝,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李萌教授,自此至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十余年间,一直潜心专修古筝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受到古筝名家焦金海、王世璜等教授的精心指导。
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瑞典皇家爱乐乐团、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荷兰新乐团、香港中乐团等乐团合作协奏曲。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为其创作古筝作品《林泉》并在香港进行首演;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其姐妹创作了《古筝协奏曲》,在瑞典斯特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首演;著名作曲家关峡为其创作了筝与交响乐作品《花木兰》;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为其全新创作了筝与交响乐作品《洛神》。
中国第一家古筝职业教育机构, 由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袁莎任院长及教学总监,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创造了中国古筝行业的一个奇迹。发展了 古筝(国琴)职业人才教育工程这一奇迹!三年来,已经系统培养古筝教师1000余名,被业界誉为中国古筝职业教育的“黄埔军校”。学院目前是国内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规模较大、师资力量最强、教学方法先进、系统规范的古筝艺术专业职业教育学校。
学院与国际古筝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袁莎古筝艺术中心、中筝艺术团、华音网站、中国古筝在线、《筝讯》杂志等团队精诚合作,共同致力于古筝艺术发展之路,旨在振兴中华国乐,普及古筝(国琴),发展古筝文化产业,促进古筝艺术大普及、大提高、大发展、大繁荣,让中华民族的古筝艺术走向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不断走向世界,让筝声响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同名人物有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古筝培训学校。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任何乐器,如保管和使用不当,均会使乐器受到损害。经常使用乐器,使乐器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有利乐器各结构之间进一步调合,所谓“琴靠人养”。古筝使用的场合最佳温度为20℃,最佳湿度为50%。一般情况下,温度保持在16-28℃、湿度在50~70%之间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乐器振动和发音都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