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人为什么会生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

  • 课程主讲:樊正伦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健康养生

人为什么会生病?的相关介绍

    几乎每个人都生过病,但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您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找到答案了没?如果您还没找到答案不妨听听专家是如何解释“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的,仔细观看,您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傻,好象只有医生才需要深究。这是将我们的生命交给医生,自己则对生命不负任何责任。于是许多人一旦步入中年,百病缠身。按常理,医生们应该妙手回春。只要搞清了生病的机理,对症下药,没有治不了的病。只可惜,医生尤其是现在的医生很多时候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生病的问题,于是乎种种疑难杂症纷至沓来,医院人满为患,多少家庭为此倾家荡产。每次去医院(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去医院),不免感慨万千。可以说,搞清楚这个问题,事关每个人的人生、家庭幸福。正如俗语说的,“没什么不能没钱,有什么不能有病”。

    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囿于西医之见,认为生病是因为是细菌的入侵。这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论。要用药杀死细菌。这种认识只能医治一部分病。有一些则是冤枉吃药,或是只能缓解病情。还有一些则被宣布为不治之症。

    接触中医之后,又进了一步。中医从系统去考察生病的原因,根本上说是阴阳失调,“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平和,百病不生。具体的根源有:饮食不节,暴食暴饮,君不见有街市处皆酒楼,胃不撑坏不停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劳逸失调,麻将、电游通宵打,积劳成疾。再加上外感六淫,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悲、思、忧、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找准了这些根源,开出药方,饮食有时,劳逸有度。再加以汤药调和,或修身养性,如琴书怡情,或导引强身,如太极、形意,无不中的。然而,还是有很多疑难疾病,药石难及。看来,更深、更广的根源还没找到。

    学习道家传统性命学说后,我才知道,中医说的阴阳还是局限于后天,没有涉及到先天,因而难起沉疴。人体由性命组成,性就是精神(心),命就是肉体(身)。精神为阴,肉体为阳。更深刻的健康之道,除了保持肉体的阴阳平衡,更要保持精神与肉体的身心平衡。这才是更高层次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就很清楚看到,病有两种:一为身病,一为心病。心病并不仅是精神失常、抑郁症之类的,更多的根源是日常行为思想出了毛病,贪婪、嗔恨、痴迷无所不在,爱财爱色爱虚荣,无所不用其极。身病也不仅仅是风寒暑湿澡火等客观原因,更有思想出轨、恶习、恶念层出不穷之深层的心病原因。找不到根源,用尽良药也枉然。佛经上说,身有三疾……为患轻微。心有三疾,贪嗔痴为患深重,唯佛良医,能为制药。

    心病还需心药医。多年以前,曾经在传统学习班上,看到许多疑难杂症如肩周炎、风湿病之类数日而愈,更有瘫痪的在贯顶后当场站起。感叹于道家有修持者的念力、能量之巨大,通天达地。我自己百药不愈、几致自杀的严重神经衰弱也在三周之内康复(见拙作《书啊,书》)。后来,我才领悟,贯顶补充的先天三元和道场内能量固然巨大,是许多疑难病当场好转的契机,但是前几天的学习是基础。在学习班的前几天,除了动功疏通经脉,更多的是理论课,从思想上、心上、念头上反省、纠正种种错误。甚至在“心德功”课上,老师的讲演触及心灵、本性,有许多学员痛哭流涕,陈述、忏悔以往种种不忠、不孝、不敬、贪、嗔痴的恶行。在本性升华的情况下,贯顶不过是顺水推舟,许多病自然不药而愈。这就是为什么“贯顶”课要安排在“心德功”之后的原因。我看了《王凤仪言行录》,也印证了这方面的原理。王老善人是民国时人,是一个文盲。但在行持中“自诚而明”,领悟了儒家圣人之道。一生在东三省办班无数,有数十万人从学。王老善人和他的许多学生 “讲病如神”。所谓“讲病”,就是做病人的思想工作,让病人格物,找自心之过,教人翻出良心。原来,许多重病者的病根都是五伦有亏,积郁成疾。一旦认识到了病根,翻然悔悟,则身心轻快,疾病自然好转。曾经有一个媳妇,肚大如鼓,气若游丝,经王老善人讲病后,认识到自己数十年来虐待婆婆的错误,痛哭流涕,排出许多浊气。从此敦伦尽份,身体也慢慢康复。类似病例,不计其数,难于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