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主讲申论的相关介绍
-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也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外唐网和考生一起了解公务员考试中的热点依法行政。
[政策背景]
★ 2010年8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召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规范权力运行和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执法。要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紧密结合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活动的实际,制定简洁明了、操作性强的执法规范,切实提高执法精细化水平。
[典型事件]
● 2010年5月,西安市政府收到一张由省环境保护厅开出的40万元罚单,同时宝鸡和咸阳市政府也收到这种罚单,这三个城市因向关中地区“母亲河”渭河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罚交纳70万元“环境补偿金”。“环保罚单”开向地方政府,代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具有象征意义。
● 2009年10月,上海市司机孙中界遭遇“钓鱼”执法,揭露了一些地方存在的违规执法现象。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对执法不规范问题进行了整顿,促进了问题解决和民意回升。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温家宝
[原因]
近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还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挑战增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求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法治,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措施]
第一,树牢行政执法理念。通过多种富有成效的形式,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者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别让错误执法为社会和谐添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来保障树牢行政执法理念,着力消除理念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摈弃“高人一等”的观念和单纯追求执法“效果”而忽视群众的感受和感情的做法,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口头走进生活,从期待走进现实。
第二,完善行政执法立法。依法行政执法的基础是有法可依。这就必须通过完善行政执法的立法特别是行政执法的程序法来节制“钓鱼式执法”。
第三,严格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权力也同样有被滥用的危险,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要形成一个以各级党组织和人大的监督为核心的上下左右内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