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腾挪的相关介绍
- 似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刘克亚也不例外。刘克亚自称是“国际自由族”的代言人。他出身在安徽阜阳的一个贫困山村,大学毕业后最大的梦想就是出国留学。然而,在纽约课堂上,他不标准的英语被教授当众骂为“中国牛粪”。英语是生存的工具,是视野的拓展。怎样“用英语改变命运”,做一个自由族类,在地球上飞翔?2000年,刘克亚从施贵宝公司辞职回国,后来又辞去北大在线副总裁的职位,在讲台上开始了他“表演英语”的新生命。
上了大学的刘克亚,他的英语还是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记单词发音的方法是在每个单词下注明汉字,读五遍“discover”发五遍“爹死卡我”。
原本自卑的刘克亚为了学好英语也想出了很多方法,强记单词,背语法,借英文书看,听英文广播,参加英语角,每个方法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发现学习英语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管是为了出国还是考研,这个目标一定要和自己的最想要的东西结合起来,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呢?这是那个刚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刘克亚冥思苦想最多的一个问题。
大学毕业分配的国家机关工作并没有给刘克亚带来快乐,相反这份工作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他的发展,于是出国成了刘克亚最想要的一个梦想。
于是,他考托福,考G,辞职,不要城市户口,经过一番周折,刘克亚来到了纽约大学学习化学。初到纽约时他还很兴奋,但当他发现周围全是毫无出路的博士生、落魄艺术家、“包身工”的时候,多少有一些沮丧。
纽约不是天堂,环境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人生境界的改变。由于口语实在太差,他在纽约闹了一堆笑话,但让笑话最终成为创痛的,却是他生命中的那起“牛粪事件——美国教授在课堂上当众骂他“ Chinese Bullshit ”(中国牛粪),他却不知道什么意思。“牛粪事件”让刘克亚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深陷在困境之中,而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英语。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最有效的办法居然是他无意中在百老汇参加的表演培训。
百老汇剧院学的那种即兴表演,必须用英文去表现自己感染观众,实现沟通与思维同速。
十多年“聋哑英语”的困境、死记硬背、一曝十寒的陋习被迅速突破,刘克亚找到了事半功倍的方法:美国口音是关键!造句能力是核心!肢体语言是基础!自我管理是保障!
很快,他就有了一口无可挑剔的英语,也有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读MBA。在刘克亚从纽约大学退学的时候,已经有四所美国顶级商学院录取了他。
他选择了西北大学的凯洛格商学院。但是,高额的学费又挡在了他奔向MBA的路上。他为筹集学费采取了种种荒唐的举措,这种永不放弃的“荒唐”最终打动了一个美国朋友,他为他解决了学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