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1.2-第二讲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 2.4-第四讲机械设计的任务
- 3.2-第二讲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 3.3-第三讲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 3.4-第四讲疲劳强度(一)
- 3.5-第五讲疲劳强度(二)
- 3.6-第六讲疲劳强度(三)
- 4.1-第一讲集成设计方法
- 4.4-第四讲执行机构设计
- 4.6-第六讲支承系统设计
- 5.1-第一讲原理方案设计
- 6.1-第一讲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6.3-第三讲导向支承部件的要求及分类
- 6.4-第四讲滑动导轨副的设计及安装
- 6.5-第五讲滚动导轨副的设计及安装
- 6.6-第六讲直线运动平台的设计
- 7.1-第一讲挠性传动概述
- 7.2-第二讲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 7.3-第三讲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 7.4-第四讲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
- 7.6-第六讲滚子链传动及其运动特性
- 7.7-第七讲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 8.1-第一讲联轴器
- 8.2-第二讲离合器
- 9.1-8.1螺纹的类型及主要参数
- 9.2-8.2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 9.4-8.4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一)
- 9.5-8.5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二)
- 10.1-第一讲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 10.3-第三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
- 10.4-第四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轮齿弯曲疲劳强度条件
- 10.5-第五讲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
- 10.6-第六讲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与强度条件
- 10.7-第七讲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与强度条件
- 10.8-第八讲齿轮传动设计方法
- 11.1-第一讲蜗杆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 11.2-第二讲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 11.3-第三讲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材料
- 11.4-第四讲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条件
- 11.5-第五讲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 11.6-蜗杆传动受力分析例题
- 12.1-11.1轴的功能与类型
- 12.2-11.2轴的结构设计(一)
- 12.3-11.3轴的结构设计(二)
- 12.4-11.4轴的强度计算(一)
- 12.5-11.5轴的强度计算(二)
- 12.6-11.6轴毂连接设计
- 13.1-12.1滑动轴承的分类与特点
- 13.2-12.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
- 13.3-12.3动压油膜的形成机理
- 13.4-12.4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参数选择
- 13.5-12.5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
- 13.6-11.6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热平衡计算
- 14.2-第二讲滚动轴承的代号
- 14.3-第三讲滚动轴承的选择
- 14.4-第四讲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 14.5-第五讲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一)
- 14.6-第六讲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二)
- 14.7-第七讲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三)
- 15.1-第一讲滚动轴承支承部件的组合设计(一)
- 15.2-第二讲滚动轴承支承部件的组合设计(二)
- 15.3-第三讲滚动轴承支承部件的组合设计(三)
- 15.4-第四讲滚动轴承支承部件的组合设计(四)
- 15.5-第五讲箱体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 16.1-15.1弹簧的类型与功能
- 16.2-15.2弹簧的结构尺寸与特性曲线
- 16.3-15.3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
机械设计的相关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任课教师均为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法,常用机械部件的选配原则,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具有设计一般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更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效的学习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外唐网特意收录了这部机械设计视频教程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服务于不同产业的不同机械,应用不同的工作原理,要求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各产业机械的设计,特别是整体和整系统的机械设计,须依附于各有关的产业技术而难于形成独立的学科。因此出现了农业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纺织机械设计、汽车设计、船舶设计、泵设计、压缩机设计、汽轮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机床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但是,这许多专业设计又有许多共性技术,例如机构分析和综合、力与能的分析和计算、工程材料学、材料强度学、传动、润滑、密封,以及标准化、可靠性、工艺性、优化等。此外,还有研究设计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设计的合理步骤和方法的新兴的设计方法学。将机械设计的共性技术与理性化的设计方法学汇集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机械设计学科是机械工程实践和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的工作。
机器的功能分析,就是要对设计任务书提出的机器功能中必须达到的要求、最低要求及希望达到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即这些功能能否实现,多项功能间有无矛盾,相互间能否替代等。最后确定出功能参数,作为进一步设计的依据。在这一步骤中,要恰当处理需要与可能、理想与现实、发展目标与当前目标等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问题。
确定出功能参数后,即可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亦即提出可能采用的方案。寻求方案时,可按原动部分、传动部分及执行部分分别进行讨论。,较为常用的办法是先从执行部分开始讨论。
讨论机器的执行部分时,首先是关于工作原理的选择问题。例如,设计制造螺钉的机器时,其工作原理既可采用在圆柱形毛坯上用车刀车削螺纹的办法,也可采用在圆柱形毛坯上用滚丝模滚压螺纹的办法。这就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不同,当然所设计出的机器就会根本不同。特别应当强调的是,必须不断地研究和发展新的工作原理。这是设计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拟定多种不同的执行机构的具体方案。例如仅以切削螺纹来说,既可以采用工件只作旋转运动而刀具作直线运动来切削螺纹(如在普通车床上切削螺纹),也可以使工件不动而刀具作转动和移动来切削螺纹(如用板牙加工螺纹)。这就是说,即使对于同一种工作原理,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构方案。
原动机部分的方案当然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由于电力供应的普遍性和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固定机械都优先选择电动机作为原动机部分。热力原动机主要用于运输机、工程机械或农业机械。即使是用电动机作为原动机,也还有交流和直流的选择,高转速和低转速的选择等。
传动部分的方案就更为复杂多样了。对于同一传动任务,可以由多种机构及不同机构的组合来完成。因此,如果用Ⅳ,表示原动机部分的可能方案数,N2和N3分别代表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的可能方案数,则机器总体的可能方案数Ⅳ为Ni×N2×N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