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视频的相关介绍
- 我们给您收录的这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视频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本三类不同课文和各种体裁文章进行教学设计的讲解,配有大量课例示范教学,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理想教材。欢迎您来观看学习。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的,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大一些;从阅读教学所占用时间和师生所投入的精力来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似乎在起着制约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识字无非是手段,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作准备。至于过去不被重视的口语教学,虽然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其“度”再高,也不能与阅读教学比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的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曾经在全国推广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的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课程中阅读的区别。国家所规定的学校教学的各类课程,各司其职,有着自己的正业、主业。虽并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虽各门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是不可避免的;虽其中知识的的重组与分化屡见不鲜;但是各门课程毕竟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比如阅读,学校中各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但阅读在各门学科的反映是有很大差异的。由于各门学科都存在着阅读课文的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学科的阅读混为一谈、混为一教的问题。
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侧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任务。虽然其他学科也存在着理解语言的问题,但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和其他学科对语言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或文字。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物理、历史等课程,学生对教材中课文的阅读,基本上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能够回答课文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学科的的教科书只负责为学生提供有关这些学科专业知识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也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现的,但在教学中,有关语言本身的知识和形式则不必过问,这些学科不承担学习语言的任务。
但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这样,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就比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在对语言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意义。比如:作者是如何炼字、遣词、造句的,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审美价值;还有就是课文所涉及的有关语言文字及有关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从价值取向上看,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或者说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自身的信息,比如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的形式乃至于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