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的相关介绍
-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而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可能影响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方向。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行为和道德发展。父母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大量的实践材料。孩子的各种行为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处理事物的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年龄小的孩子主要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性,意志力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因此父母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一位教育家说:“说到才智,评价=成就”。这是说成年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在平均智力水平以上,那么孩子的态度往往是积极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是乐观和自信的。孩子会认为别人希望自己在智力上有所成就,而往往就变成现实。
很多父母会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孩子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较差的原因,甚至认为他们对孩子的评价很公正。是父母的态度在先?还是孩子的实践水平在先?这两者的关系远比人们认识的复杂的多。
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实践水平是互为因果的。父母或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巨大的影响。即使孩子的确差一些,父母以较好的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更多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就会帮助孩子建立起信心,使他们更努力的去实践。消极态度和评价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更为不敢和不会去努力,其结果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差。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智力发展和学习,也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如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是在童年时代奠定下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响,父母如果用温和的态度鼓励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还是限制孩子的交往;父母是有意让孩子在某种环境受到挫折,得到锻炼,还是把孩子保护起来,害怕孩子受到挫折;当孩子受到挫折是帮助、鼓励孩子,还是讽刺、嘲笑、忽视孩子,甚至让孩子在挫折面前逃避。
父母对孩子持有消极粗暴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往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发展,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温和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往健康的方面发展。只有在父母温和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在这些社会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的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