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上)1 物质的变化
- (上)2 化学基本操作
- (上)3 空气的组成
- (上)4 空气污染和防治
- (上)5 氧气的性质
- (上)6 化合反应
- (上)7 氧气制备原理
- (上)8 氧气实验室制备
- (上)9 走进化学实验室
- (上)10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 (上)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上)12 化学仪器及其洗涤九年级
- (上)13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九年级
- (上)14 保护空气九年级
- (上)15 氧气-九年级
- (上)16 原子和分子九年级
- (上)17 分子还可以分成原子九年级
- (上)18 原子的结构上九年级
- (上)19 原子的结构下九年级
- (上)14 元素九年级
- (上)15 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九年级
- (上)16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九年级
- (上)17 爱护水资源四单元九年级
- (上)18 水的净化九年级
- (上)19 水的组成九年级
- (上)20 化学式与化合价九年级
- (上)21 化合价九年级
- (上)22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九年级
- (上)23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
- (上)24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
- (上)2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九年级
- (上)26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九年级上
- (上)27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九年级上
- (上)28 碳单质九年级上
- (上)29 碳单质练习九年级上
- (上)30 碳的化学性质九年级上
- (上)31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九年级上
- (上)32 其中考试易错题讲解第一单元九年级上
- (上)33 其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4 其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5 第二单元期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6 第二单元期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7 第三单元期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8 第三单元期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39 第四单元期中考试易错题强化训练九年级上
- (上)40 第七单元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九年级
- (上)41 第七单元燃料的综合利用上九年级
- (上)42 第七单元燃料的综合利用九年级
- (上)43 第五单元易错强化训练九年级
- (上)44 第六单元易错题综合练习九年级
- (下)46 第八单元金属化学性质
- (下)47 第八单元金属利用和保护
- (下)48 第九单元溶液的形成
- (下)49 第九单元饱和溶液
- (下)50 第九单元溶解度
- (下)51 第九单元溶质质量分数
- (下)52 第九单元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 (下)53 第十单元酸碱指示剂
- (下)54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
- (下)55 第十单元浓硫酸的特性
- (下)56 第十单元酸的化学性质
- (下)57 第十单元常见的碱
-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策略3
- 物质推断与转化1
-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策略2
-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
- 结合实验类的计算题
- 坐标图象类的计算题
- 化学计算题的技巧是该掌握了
- 工艺流程的知识你掌握好了吗
- 酸碱盐分类。
- 交叉分类的概念掌握了没?
- 单质氧化物的分类
- 物质的分类之树状分类法
初三化学教学视频(人教版)的相关介绍
化学是初中生进入初三之后新接触的基础自然学科,同学们如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学完一年的化学课程呢?为了迎接中考我们又该如何学好化学呢?希望本站收录的这部初三化学教学视频可以对您初三化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1.课前预习是基础 。先预习、后听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便于强化听课的针对性,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持之以恒,能使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专心听讲。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比如我们在听课时可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下课后再征求老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3.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
4.联系生活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二氧化碳时,我们可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我们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学会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用硫磺漂白银耳,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5.加强计算。初中化学计算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中考中化学计算只占百分之十,但是属于得分率较低的部分。初中化学计算包括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由于计算题的综合度比较大,在解题时或概念不清,或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式量算错,或比例式列错,或在进行溶液计算时,公式记错以及数学计算本身的问题,在不同的步骤与阶段,发生不同的差错,因而使计算题得分率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做到仔细审题,透彻理解概念,找准关系,格式规范,强化计算,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订正,要真正搞懂。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捷,答案准确。解题的一般步骤为:一设(设未知数);二写(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关系);三找(找出关系量);四列(列出算式);五求(求解结果);六答(回答解中问题);七验(验算解法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6.学会归纳。在学习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绪言》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化学)后,可整理一下常见的物理变化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变化有哪些,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局限于课文中)。在学习化学式前可把前面学习过的化学符号整理一下,以利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后,可整理一下,原子有那些微粒构成,各有什么特性。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由于初中化学共介绍了五种混合物、四种单质、十六种化合物,同学会感到量多面广,难以掌握。我们在学习时要把这些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要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要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