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

  • 课程主讲:网络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小学综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课例的相关介绍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等特点,但同时他们有个共同的缺点:自我约束能力差,管不住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语文科目开始出现阅读理解的题型,这让不少新晋教师在小学阅读理解方面犯了难。怎么让好动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听课中,保证他们在这一难点上不掉队呢?今天,我们视频中的优秀一线教师就来给新晋教师支几招,看看小学阅读理解的教学设计怎么弄。

    一、转换词语,让学生在换一换中辨析

    用别的词语把文中的某个词语替换,以此启发学生思维,领略这个词特有的情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用“摆”字代替“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中的“堆”。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摞在另一层上面,说明数量之多。这么多的花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这样通过对“堆”的挖掘,加深了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实现了从词到句再到文的理解过程。

    二、变换句式,让学生在变一变中比较

    就是变换句型或语序,再和原句比较,诱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力度或特点,把思维引向深入。

    总之,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词和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文中的词句,才能感受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带动学生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学习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