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英语起步实战篇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 外唐网为您提供的这部从零开始英语起步实战篇视频教程是为“零起点”学习者量身定做的英语入门视听教程。通过这部教程的学习您看得懂、学得会、说得出!所以想学习英语的朋友赶快来行动观看吧!
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根据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可能是世界上第三大语言,但它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语书写的,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准国际语言。
由于英文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地区性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已经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而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语。美国在18世纪建国之后,本土语言仍以英国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在美国的英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大增,就有学者写出专著,自称为“美国语”。现在通称为“美式英语”或"美语"。在四五十年前,这个术语通常被理解为美国人特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纯洁主义”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的英文,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式英语”一词的概念逐渐变了,只指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界也终于承认美式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式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语法。其他像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和词汇上的特点。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音上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别,拼写的差别则不是很大。在词汇方面,美国英语曾长期以英国英语为规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美国英语已反过来对英国英语产生影响,并且正在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上,这两种英语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学术、科技文章方面,两国作者使用的是一种中性的共同文体。一般人们以一些学术机构的辞书作为标准的英语,例如《牛津英语字典》等。
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单词是日耳曼语源的。而拉丁语源的单词在形式上稍繁,但在当今英语词汇中所占比例很大,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而希腊词源的词汇大多是学术专业名词,数量相对较小,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由于英语词汇主要由词根构成,不同词根的组合可以很容易的形成新的单词,于是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要判断哪些能够算作英语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英语词汇。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一些古词和方言单词能否算作英语也无法判断。《牛津英语字典》(第二版)收录了超过五十万个条目,标准比较宽松:“包括文学与日常对话中的标准词汇,无论当代、废弃或古语,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词汇和大量方言、俚语。”(——选自《牛津英语字典》补遗,1933年)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不少与这范畴相关的词语进入大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与电信科技相关的新词,有不少都是透过词缀的组合来构成新词。举个例子:"wiki"本身是夏威夷语,但由于维基百科的普及,创建了"wikify"(wiki+-fy,维基化的意思);然后又从wikify创建了"wikification"(维基化的过程或行动)。另外,在数据库中使用的一个新创词语"serializability"(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的可行性),本身亦是源自另一个新创建词"serialize"(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源自"serial",即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