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基本操作实例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 我们都知道HTML是目前网络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构成网页文档的主要语言。很多人都想学习HTML相关知识,为满足广大朋友的求知欲望笔者特意收录了这部HTML基本操作实例视频教程供大家参考。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里还是在网络上其它电脑里,只需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另一台电脑中。
另外,HTML是网络的通用语言,一种简单、通用的全置标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网上任何其他人浏览到,无论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神奇吗?一点都不神奇,因为现在你看到的就是这种语言写的页面! 也许你听说过许多可以编辑网页的软件,事实上你不需要用任何专门的软件来建立HTML页面,而只需一个文本编辑器或字处理器(如Office Word/记事本/写字板/Gedit/Vim/OpenOffice. org等等)以及HTML的工作常识。很快你就会发现,基础的HTML语言简直容易死了。
HTML没有1.0版本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认为蒂姆·伯纳斯-李的版本应该算初版,这个版本没有IMG元素。当时被称为HTML+的后续版的开发工作于1993年开始,最初是被设计成为“HTML的一个超集”。第一个正式规范在为了和当时的各种HTML标准区分开来,使用了2.0作为其版本号。HTML+的发展继续下去,但是它从未成为标准。
HTML3.0规范是由当时刚成立的W3C于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绕排和复杂数学元素的显示。虽然它是被设计用来兼容2.0版本的,但是实现这个标准的工作在当时过于复杂,在草案于1995年9月过期时,标准开发也因为缺乏浏览器支持而中止了。3.1版从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个被提出的版本是开发代号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属性。HTML对数学公式的支持最后成为另外一个标准MathML。
HTML 4.0同样也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的元素和属性,但是同时也开始“清理”这个标准,把一些元素和属性标记为过时的,建议不再使用它们。HTML的未来和CSS结合会更好。分离结构与表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用语义化的标记来构造文档内容。一个 XHTML 元素的存在就意味被标记内容的那部分有相应的结构化的意义,没有理由使用其他的标记。换句话说,不要让 CSS 使一个 HTML 元素看起来就像另一个 HTML 元素,比如用来代替标记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