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美国口语全集教程的相关介绍
外唐网收录的这部今日美国口语全集教程由浅入深地将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穿插在精彩的剧情中,为您精心营造了一个模拟的语言环境,使学习者轻松自然地学会最地道、最时尚、最实用的美式口语。
有个中国学生陪一个美国人去长城,在长城上,老外突然对那个学生说:excuse me ,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中国学生在学校里英语的句法学得相当不错,听力也挺棒的,马上听明白了老友外的话,心想,长城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yes ,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这句话差点儿把老外吓晕了。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
其实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要想真正领悟对方的意思,必须与对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能掌握以下这六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What is a book。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说What is the book?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阶段,连哑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
第三,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但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美国人说“我向雪山走去”,中国人就会说“我从雪山走来”。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我们听评书常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中国人很认可这种压轴戏、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国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把收音机砸了:因为美国人在时间上描述时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那些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东西。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就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上就是学会用美国人思维的六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六点,配合英语听说的环境,用很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