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药王孙思邈六字养生术教程

药王孙思邈六字养生术教程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健康养生

药王孙思邈六字养生术教程的相关介绍

    六字养生术为药王孙思邈所创,他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长寿家。六字养生术流传至今,被后世养生家称为“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祛病延年六字法”、“六字延寿诀”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六字诀长寿术》是药王孙思邈得享高寿的主要养生方法。六字诀以呼吸锻炼为主,通过用口呼吸同时配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嬉六字,分别排泄祛除五脏六腑的致病邪气;用鼻吸气补养五脏六腑的虚损不足,因而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延年。加之方法简便,收效显著,深受古今养生家及大众的青睐。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养生铭介绍介绍Title内容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勿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以手摩肚。 寅丑日剪甲,头发梳百度。 饱即立小便,饥即坐旋溺。 行处勿当风,居止无小隙。 常夜濯足卧,饮食终无益。 思虑最伤神,喜怒最伤气。 毋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无灾殃,去邪兼辟恶。 如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 甘即不益肉,辛多败正气,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少施泄,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 钱财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崇。 神静自常安,修道宜终始。 书之壁屋中,将以传君子。 [明]王蔡传:《修真秘要》 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