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朝鲜传统民族舞蹈速成教学视频

朝鲜传统民族舞蹈速成教学视频

  • 课程主讲:
  • 视频数量:18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舞蹈教程

朝鲜传统民族舞蹈速成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朝鲜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与汉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朝鲜族人民十分喜爱白鹤,所以在舞蹈中讲究模仿鹤的步态起舞,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舞蹈现象与本质分析:

      ⒈ 体态分析 朝鲜族舞蹈从其体态上看,是追求一种“外化圆”与“节制感”。正是由于这种“外化圆”与“节制感”产生了朝鲜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本身已经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功能和虔诚的信仰。这一切都是必须通过身体感觉来传达信息。那么我们也就可以从身体体态的认识来理解其中的传统意韵。以下是按人体的部位进行的逐一分析。

      ⑴ 、上半身的分析① 头部分析 在朝鲜族舞蹈体态中,头部的体态主要是以中立、略微向下和无棱角的综合状态来表现。头部的运动位置,基本上遵循着上抬中立下低、左旁中立右旁、左下斜中低右下斜、左上斜中高右下斜的动作结构关系。例如,在舞蹈中的横开手全蹲屈伸动作,头部形态基本上是遵循着上述的状态和关系来完成。伴随着屈伸的律动,头部在中立的状态下,通过眼神的左右斜视,保持下腭略微向下的综合形态来展现头部的风格。并且缺少棱角分明的状态。这种关系与状态形成了头部的独特风格与审美特征。在这种风格与特征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对现实的回避、世俗环境的无奈、以及追求心灵的美好升华。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在舞蹈体态中自然会对这种情绪作一种外化,形成一种无奈、无为、抵抗、坚持、自我陶醉的状态。 同时,与礼教的影响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朝鲜民族很早就接受并吸收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并且,逐步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思维和外化方式。舞蹈肯定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就像《易传・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 后礼仪有所措。” 中的观念,正是在这种思想被外化为诗(语言)、乐(音乐)、舞(动作)之后。其舞(动作)之中的身体语言自然而然地会去遵循其中的礼仪关系。那么,也就会形成其头部较多的中立状态。这两方面可能都是形成其头部特征的原因。而眼睛的表现也是头部状态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门户”。在朝鲜族舞蹈中所体现的下斜视眼神,充分地代表着一种含蓄、一种悠然自得、一种节制精神的外化表现。它并不讲究面部眼睛中精神的凸现,更加强调一种内心的收敛。这也是与上述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是其头部审美特征的多方面表现。 ② 胸背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胸背的体态主要是以“胸部内含”与“背部撑圆”两种状态来表现。这两种状态又基本形成了胸背的外化圆。而胸背的这种状态是对内在呼吸的最初表现,当呼吸的一进一出则表现为“阴阳”二气的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不息和自然的圆满。然而,对于“阴阳”二气的控制,运用,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细想一下呼吸通畅胸部状态则自然平和,憋气则呼吸停止。这种呼吸的抑扬顿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胸部的外化节奏。这种节奏同时又是在胸部“内含”的状态下完成的。并且,胸部的“内含”必然导致背部的“撑圆”之势,两者缺一不可。最终,胸背的外圆与体内的呼吸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虚”象。从传统“阴阳”的两种呼吸构成关系来理解,呼吸借于胸腔达到气息畅通无阻的状态。在自然界,阴阳二气既是对立的,又是浑然一体的,相互交流的,正是这种等量交流才构成了事物关系的平衡,协调和统一。反之,则发生变化,小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否则自然界社会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正是阴阳的矛盾冲突造成了世界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但是,无论它怎样变化,最终都必须达到和谐,顺调和统一。这正是朝鲜族舞蹈体态所强调由内到外的关系所在。 ③ 手臂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手臂的姿态主要是以“周圆”来表 朝鲜族舞蹈体态与动态浅析 胡 骁 艺术理论Arts criticism 99 现。这种“周圆”更重要的是姿态与意识的结合。所谓“意识先行,形是自然”。这样,手臂才能形成一个“周圆”之势,才会有意韵可言。比如说,手臂在抬至横开手臂位置时,姿态从外观上看,手臂三节不是笔直的线条呈现,而是有一种包容宇宙般的质感。同样,在额头斜上顶手位和腹前腰后围手位等位置都有着一种“周圆”的状态与意识。这样,才会与上身的整体形态风格相吻合。另外,从手指的状态来看,食指微微上翘是代表着生命力的旺盛,无名指、小拇指稍稍向下则意味着生命的衰落。手指的旺盛与衰落,这不仅是表面的简单对立统一,更是理解为一种“阴阳”关系的存在。生命的生与死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现象。然而,这种现象转化的意识精神却是永恒不灭的。这也是通过手臂的整体姿态转换为舞蹈精神意念的外化表现。

      (2) 、躯干的分析 ① 腹部与腰部的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小腹的状态主要是以“弓”状来表现。这种感受的形成与朝鲜民族所处的环境和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从传统文化来说小腹乃“阴阳”二气与精血的固本之处。所谓“丹田之气”须有充实,饱满之势。正是因为它是人体气息的集散地,所以在朝鲜族舞蹈状态中对其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只有把握好中段,在节制气息的前提下让呼吸形成一种内循环。这样上半身才会形成一种空旷饱满之势,也就是所谓的“外虚内实之象”。而腰部的体态主要是以“撑”形来表现。这种状态的形成与小腹的“弓”状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小腹的状态才导致了腰部的形态。所谓小腹充实、饱满,这样腰力才可源源不断。腰部也是人体力源的集中点。腰腹不分、不离、不弃。同时,从生理角度来说,躯干在受到攻击时,它的第一反应便是收腹和“弓”腰,以尽量缩小身体的空间,免受攻击。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它是痛苦、不安、恐惧、戒备、防备、审慎、消沉、孤僻、自卑的表现[3]。这些也都与朝鲜民族过去所处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腰腹从“弓”到“撑”的状态是与传统礼仪文化分不开的。对这种体态的把握是跳好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关键所在,也是朝鲜族舞蹈体态中最重要的部位。⑶ 、下半身的分析① 胯部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胯部体态主要是以自然体态,不凸现来表现。更加讲究的是一种礼仪规范。在其舞蹈中胯部与臀部是被隐藏和保护的对象。因为,在传统舞蹈里,“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观念是其舞蹈意识的根本所在。体现在体态中就是要保护和隐藏好人的“私处”。所以在其动作体态中没有对胯部的渲染。而且,还要有意识地隐藏和避讳。比如说,在舞蹈结束时都必须行礼,在行礼的过程中必须上身前俯45度,双手置于舞者的“隐私处”以示遮挡,这也是礼仪规范所要求做的。同时,两个部位在舞蹈中的表现追寻的还是一种“周圆”之感。 ② 膝盖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膝盖的体态主要是以弯曲向上来表现。以膝盖为中心的弯曲,能够使人的体态语言向放松,自卑,虔诚,顺从,依恋,柔弱等感觉静化。 这也是朝鲜族传统舞蹈在审美上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状态。比如说,在舞蹈静态舞姿中,膝盖一般处于略弯状态,很少有直立的时候。 典型的舞姿就算是单腿重心抬腿,其外化表现还是尽力保持膝盖与身体的弯曲状态,追求身体的“外化圆”。这也是符合其最终的审美。同时,我们知道朝鲜民族的男、女在坐姿上是有区别的。男性一般盘腿而坐,双膝外开,有一种威严之感,代表着正阳。女性一般关腿而坐,膝盖并拢,有一种柔美之情,代表着顺阴。这些都是符合男,女双方各自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比如说,在朝鲜族舞蹈中男性的屈伸动作,双膝是不需要刻意夹紧的,这也是非常符合男性的生理结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膝盖的状态最终还是追寻一种自然。在这种自然关系的背后,却是朝鲜民族对“阴阳”观念的实践。所谓“阳为开、阴为关” ,两形缺一不可。从中又产生了对社会关系的延伸。 ③ 脚部分析 在朝鲜舞蹈体态中,脚部的体态主要是以中和,平稳,固中来表现。两足是其主要展现之处,步法也是较多。但是,脚部在固态中,是不需要把脚勾绷到头,而是追求两极静态状态中的平衡性,终极的目的是达到一种和谐。因此,在舞蹈中,不论步法是动还是静,快还是慢,都非常强调在节制状态下的平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