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与技击体用讲解的相关介绍
“太极内功”就是强调打太极拳必须放松的一种论点,人们联系太极拳的目的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就是要修养身心,让自身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极拳的技巧。
练拳的过程是退去身上本力的过程。用力练不是太极拳。用力是先天自然之本能,小孩子也会用力。用力是出不了太极内功的。请你练拳时注意,要轻练、慢练、虚灵练,动作柔缓、均匀、不要有棱角,要求做圆。这是太极拳的特性决定的。为了内功上身,一定要遵循太极拳的规律修练。
“拳不离手”,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练拳时间外,行、动、坐、卧等都要想着拳。“太极功夫在拳外”太极是练得的,而准确的说是悟出的。在修练中领悟,没有悟性,十年、二十年也难以功成。练拳有多种练法:全套路,几天练一次也行,力求走圆; 练单式,一式一练或二式连练,如搂膝拗步[去]倒撵猴{回]; 反式练,拳套路均往左练,反向右练; 默练,在等人,等车时,不动手,光走路也能练;在车船上把套路意走一遍,也能有效果。如果某个部位僵紧,可单独练这个部位,如:松腰练[松腰难求,按照你的理解,做到即可]、垂肘练,展指舒腕练,松胯练,松膝练,松踝练,松脚练。可随时练松脚,两脚平松落地,不是踩地,脚趾的小关节要一一松开。练此功不限时,睡觉时也要松脚松趾。
太极拳人练拳时,正确的练法是用意不用力,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自己的意识还指挥不了自己的行动,要求经常反反复复地练,习练中找到太极拳的运行规律。找到规律后,才能够领悟到怎样用意习练,太极内功才能慢慢在身上显现出来。太极拳人的思维观念的改变是十分重要的,以太极推手为例,对方的手打过来,一般人本能地以力手接住对方的进攻。对方合适了,要怎么打就怎么打,给人家当了拐棍。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率皆自为人制”,自讨苦吃。如果你改变观念,以“四梢空接手”,情况就会大大改变,对方会停止进攻,打算躲避,于是你就反守为攻,化中去打对方,定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