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腹穴的作用及证治

腹穴的作用及证治

  • 课程主讲:汤立新
  • 视频数量:6讲
  • 所属机构:
  • 课程时长:1小时51分钟
  • 所属分类:健康养生

腹穴的作用及证治的相关介绍

    腹穴也就是人的腹部穴位,中医视腹部为人体承上启下的重要部位,腹部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腹穴在临床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对腹穴进行详细的了解。

    日常生活中,大家更熟悉的是四肢的穴位,手、脚、腿上穴位用的机会也多,事实上腹部的穴位效果是更好的,是更重要的。

     脐上脐下穴

      位置: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0.5寸与脐下0.5寸处。

      作用:补益肝肾,理气调肠。

      主治疾病:腹部膨胀、肠鸣下痢、肠炎、腹直肌痉挛、水肿、疝气、小儿陷囟、囟门不合、妇科病。

      脐中四边穴

      位置:位于腹部,脐中上、下、左、右各开1寸处(包括水分穴、阴交穴两穴)。

      作用: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息风止痉。

      主治疾病:消化不良、胃脘疼痛、腹中雷鸣、泄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扩张、痢疾、疝气、小儿暴痫、一切痉挛性病症、水肿、食物中毒。

      三角灸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作用:调理气机,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疾病:绕脐痛、腹痛、冷心痛、肠炎泄泻、胃痉挛、疝气偏坠、奔豚气绕脐上冲、妇人不孕、两丸蹇塞、狐疝。

      子宫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正中线,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

      作用: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子宫下垂(脱垂)、崩漏、阴挺、痛经、不孕症、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血肿、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睾丸炎、前列腺炎、臌胀虚肿、腰痛、阑尾炎等。

    信息来源于 “砭萃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biancui.com/article/article-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