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教你如何饮食吃出健康好身体教学视频

教你如何饮食吃出健康好身体教学视频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饮食文化

教你如何饮食吃出健康好身体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的饮食对于身体健康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安排日常饮食对身体也会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帮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有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

      1.滋补膳食

      在中药药材中可供做滋补品和食疗药膳的达500种之多,约为全部中药药材的1/10,而中国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中药有70多种。这些特制食疗药膳食品,多出自古代书籍记载或民间经验流传以及近代加工改进的制品。其中最常用的药、食物有:人参、黄芪、山药、白术、天麻、茯苓、甘草、当归、首乌、黄精、核桃、大枣、薏苡仁、莲子、枸杞子、银耳、龙眼肉等。古代诸如《十药神书》中的大枣人参汤具有益气补血,助阳润肠等作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特殊滋补食品和药膳是中国独有的特色食品。

      2.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药膳佳肴

      食药结合制成的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佳肴很多。如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药膳菜肴、点心、小吃等等,不胜枚举。药膳保健饮料有汤、饮、浆、茶、露、汁等。茶类多为单独的茶叶或与某些药物混合制成,如枸杞茶、玉磨茶、参杞酒等等,这些都是加工方法独特,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药膳食品。

      养阴活血药膳

      沙参山楂粥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健脾养胃、清心安神。

      材料:沙参、山药、莲子、生山楂均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生山楂、沙参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山楂薏苡仁粥

      功效:清热活血、祛湿解暑。

      材料:生山楂30克,绿豆50克,薏苡仁3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绿豆、薏苡仁、白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活血袪湿消暑汤

      功效:清热活血、祛暑利湿。

      材料:生山楂、月季花、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苏叶、佛手各等分适量。

      制作:将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

      痛经药膳

      1.仔鸽1只约300克,杀后去毛及内脏,剖开,洗干净,将红枣8枚,当归10克,熟地8克,川芎8克放入鸽体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烂熟,加入红糖即可食用,1周用1剂;

      2.黑母鸡一只约1000克,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干净,将黄芪10克,党参10克,红枣6枚,生姜适量放入鸡腹中,加水适量,隔水蒸,先武火,后文火,蒸烂熟后即可食用。1周用1剂。

      药膳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饮食起居。

      第一,要注意加强青春期的营养,不要因为想保持苗条身材而节食,这对发育中的女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第二,注意经期的卫生,经期注意保暖,避免涉水、淋雨、受凉,注意预防感冒;

      第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不要因为学习或工作而过度劳累。

      肝炎患者

      1、枸杞当归煲鹌鹑蛋

      【特点】本食疗方对肝阴不足型病毒性肝炎尤为适宜。

      【原料】主料:枸杞子30克,当归30克,鹌鹑蛋10个。

      【制作过程】将当归洗净,切片,与拣净的枸杞子、鹌鹑蛋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煨煮30分钟,取出鹌鹑蛋,去壳后再回入锅中,小火同煨煲10分钟,即成。早晚2次分服,当日吃完。

      2、首乌枸杞肝片

      【特点】本食疗方对肝阴不足型病毒性肝炎尤为适宜。

      【原料】主料:制何首乌20克,枸杞子20克,猪肝100克。

      【制作过程】 先将制何首乌、枸杞子洗净,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浓煎2次,每次40分钟,合并2次煎液,回入沙锅,小火浓缩成50毫升,配以水发木耳、嫩青菜、葱花、蒜片,加适量料酒、酱油、姜末、精盐、味精、香醋、水淀粉,将猪肝(切片)熘炒成首乌枸杞肝片。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当日吃完。

      3、蒸带鱼女贞子

      【特点】适合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者食用,可护肝、改善肝功,消除症状。

      【原料】主料:鲜带鱼1条。配料:女贞子20克。

      【制作过程】 将带鱼洗净,去内脏及头鳃,切成段,放入盘中,入蒸锅蒸熟。蒸熟带鱼的上层之油与女贞子混合,加水再蒸20分钟后取汁服用。

      4、板蓝根煨红枣

      【特点】适合于本食疗方适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料】主料【原:板蓝根30克,红枣20枚。

      【制作过程】先将板蓝根洗净,切片后放入纱布袋,扎口,与洗净的红枣,同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中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即成。早晚2次分服。

      5、云芝粉

      【特点】本食疗方对肝脾不调型病毒性肝炎尤为适宜。

      【原料】主料云芝1000克。

      【制作过程】将干云芝微烘后,研成细末,装入密封防潮的瓶中,备用。每日2次,每次15克,用蜂蜜水送服。

      6、香附陈皮茯苓茶

      【特点】 本食疗方对肝脾不调型病毒性肝炎尤为适宜。

      【原料】 主料:炒香附10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山楂20克,红糖20克。

      【制作过程】将陈皮、茯苓洗净后,晒干或烘干,切碎,研成细末,备用。炒香附、山植洗净,切成片,放入纱布袋中,扎口,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先用大火煮沸。调入陈皮、茯苓粉末,搅和均匀,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调入红糖,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代茶,频频饮用。

      分类按药膳形态分类

      (一)流体类

      1.汁类: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叶和块根,经捣烂、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制作时常用鲜品。

      热病后烦渴——西瓜汁、雪梨汁

      噎膈饮食难——气阴两虚——五汁饮

      血热出血——鲜荷叶汁

      2.饮类: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制作特点是不用煎煮,省时方便,有时可加入茶叶一起冲泡而制成茶饮。

      急性肠胃病——姜茶饮

      内寒感冒——姜糖饮

      3.汤类: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物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文火煎煮,取汁而成。这是药膳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食用汤液多是一煎而成,所煮的食料亦可食用。

      神经衰弱、病后体虚——葱枣汤

      肾虚腰痛疼痛、骨软——地黄田鸡汤

      消化道出血——双荷汤

      4.酒类:将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白酒,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而成。

      风湿病——虎骨酒

      补肾助阳——鹿茸酒

      5.羹类:以肉、蛋、奶或海产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药材而制成的较为稠厚的汤液。

      补肾益气、散寒止痛——羊肉羹

      壮元阳、强筋骨——什锦鹿茸羹

      (二)半流体类

      1.膏类:亦称“膏滋”。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的稠膏。具有滋补、润燥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病后调养、养生保健者长期调制服用。

      补髓添精——羊肉膏

      须发早白或脱发——乌发蜜膏

      2.粥类:是以大米、小米、秫米、大麦、小麦等富于淀粉性的粮食,加入一些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在加入水一同煮熬而成半液体的食品。中医历来就有“糜粥自养”之说,故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等脾胃虚弱之人。

      清肝热、降血压——芹菜粥

      健脾、开胃、止泻——鲜藕粥

      3.糊类:由富含淀粉的食料细粉,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经炒、炙、蒸、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成的干燥品。内含糊精和糖类成分较多,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食用。

      补肾乌发——黑芝麻糊

      润肺止咳——杏仁粉

      (三)固体类

      1.饭食类:是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面食类食品。分为米饭、糕、卷、饼等种类。

      益脾胃、涩精气——山药茯苓包子

      健脾利湿——芸豆卷

      益气养血——参枣米饭

      2.糖果类:以糖为原料,加入药粉或药汁,兑水熬制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食品。

      健脾和胃、祛痰止咳——姜汁糖

      清热、润肺、化痰——柿霜糖

      3.粉散类:是将作为药膳的中药细粉加入米粉或面粉之中,用温水冲开即可食用。

      补中益气——糯米粉

      醒脾和胃、理气止呕——砂仁藕粉

      按制作方法分

      1.炖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同时下锅,加水适量置于武火上,烧沸去浮沫,再置文火上炖烂而制成的。

      2.焖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同时放入锅内,加适量的调味品和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的。

      3.煨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置于文火上或余热的柴草灰内,进行煨制而成。

      4.蒸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和调料拌好,装入碗中,置蒸笼内,用蒸气蒸熟的。

      5.煮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放在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的。

      6.熬类: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倒入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粑烂的。

      7.炒类:此类药膳是先用武火将油锅烧熟,再下油,然后下药膳原料炒熟的。

      8.熘类:这是一种与炒相似的药膳,主要区别是需放淀粉勾芡。

      9.卤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加工后,放入卤汁中,用中文逐步加热烹制,使其渗透卤汁而制成的。

      10.烧类:此类药膳是将食物经煸、煎等方法处理后,再调味、调色,然后加入药物,汤汁,用武火烧滚,文火焖至卤汁稠浓而制成的。

      11.炸类: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放入油锅中炸熟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