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色彩静物绘画技法教学视频

色彩静物绘画技法教学视频

  • 课程主讲:
  • 视频数量:9讲
  • 所属机构:
  • 课程时长:1小时6分钟
  • 所属分类:书画写作
  • 课程人气:796

色彩静物绘画技法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色彩静物是古今中外所喜爱的表现题材,是初学绘画者最为适宜的入门学科,其艺术特点、工具、材料性能和技法的不同,所使用的画具、材料和技法也基本上是相异的,《色彩静物绘画技法教学视频》是一部集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精品教程。它对色彩静物绘画中的知识要点、难点、疑点进行了全面讲解。

      作静物写生,在下笔以前,首先应考虑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你必须对这组静物有感受和表现它的激情。然后,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确定构图。现在,将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分别简述于下:

      (1)首先要选定一个写生的角度和适当的视点,一组摆好的静物,并不可能提供给你在任何角度或视点的情况下,都可以具有好的画面构图效果的。那么,在写生以前进行一下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选定的角度,应是主体物比较突出,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稳定,光线集中而有特点,色彩效果较好。全部受光或大部背光的角度,在视觉中,对象的形体与色彩会与部分受光的角度不一样。正面光的器物,形体色彩都比较明确可辨,而且物体轮廓会产生线的特征,色彩的固有色比较明显,基调明快爽朗;大部背光的角度,阴影面积较大,受光部位少,物体比较沉暗,背光部色彩丰富,变化细微,不易捉摸,形体轮廓不甚明确肯定;但是描绘逆光对象,具有十分别致的光色效果。这种画作表现的难度比较大,暗部容易画得乌黑,无色彩感。

      关于确定视点高低的依据,主要看静物主题表现的构图要求。视点太高,器物在俯视下必产生透视形体短缩,看上去很不自然,器物也会失去某些前后遮掩重叠的关系,形成分散而不集中。如视点太低,物体会完全重叠集中在视平线上,形成横的排列形式,并有挤塞的感觉。这都是效果不好的视点选择,由于视点的高低变化,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效果的构图。所以,可以先用小块纸,画下来作一比较,选较为理想而有特色的构图来作大幅习作。

      (2)要确定桌线在画面上的位置。桌线就是桌面与背景的交接线,此线在桌面上的高低位置,与视线的高低是统一的。视平线高,桌线必高,视平线低,桌线必低。这与风景写生中的地平线高低的道理是一样的。

      (3)落幅时应考虑画面的空间大小,描绘的主体物在画面中若比较小,画面空间必然较大,物体画得越大,画面体现的空间就越小。描绘空间的大小,主要根据题材与个人表现意图、静物写生与风景写生对于空间大小的考虑,并不完全相同,静物构图中,主体物画得过大或太小,都是不合适的。空间大物体小,画面会显得灵活、舒展,但处理不好,构图会产生不充实感;物体大空间小,产生的效果是主体物突出,充实饱满,处理不好画面就会产生堵塞、沉闷、不灵巧等弊病。

      (4)画幅大小与画幅长宽比例。任何一幅绘画创作,在确定题材后的构思构图过程中,同时就得确定画幅的大小和画幅长宽的尺寸比例。一幅画的大小,应根据表现的主题来确定,如重大的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画幅都比较大;抒情性的题材,画幅往往比较小。画幅大小与表现主题的效果,有一定关系。作为写生习作的画幅大小,也要根据写生题材的繁简情况来决定。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如横的、竖的、矩形和方形的各种比例。所以,画幅尺寸比例,是根据构图要求来确定的。

      (5)在多人写生一组静物时,很可能有的角度在构图上会有某些缺陷,这可以对物体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增减个别器物,使构图的整体效果尽可能的完美。

      三 静物写生的步骤图例及说明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1 静物写生步骤之一

      彩图1是一组比较复杂的静物,使用对开的白卡纸,20课时完成(每课时为45分钟)。首先在观察对象时,要将所有器物综合看成一个形状:即在图中所示的几何形,这个形是把静物中主体物最突出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将这个平面的形,安放在画纸合适的位置上,可以正确获得构图的大致格局。这个几何形并非随意画成,也要通过目测画得大致正确,这是习作开始时不能忽视的一步。其实这是素描造型的基础方法。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2 静物写生步骤之二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3 静物写生步骤之三

      彩图2、3,在上图的框架中,把物体准确的大小比例、具体位置及形体画出来,大致要限制在大的几何形以内。虽然某些器物如白瓷杯、陶马的头部会突出这个几何形框,而形成几何形的几个点,但花瓶的口,左边和下边的桔子,右边的柚子的位置不能有大的变动。起稿的颜色,可以使用含水分较多的单色或复色,画出物体的形和简要的明暗关系,衬布的主要皱褶线也要正确画出来,为上色提供方便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4 静物写生步骤之四

      彩图4,先从背景开始上色,背景的色调倾向要从整体比较后来确定,单独去观察获得的色彩感,往往不能表现出正确的色彩关系。从整体比较去观察,背景色调比桌面要暖,并略带紫色倾向。颜色可以多一些水分,画得薄一些,左上角是棕灰色调,偏暖处可调入微量赭色;偏冷处可调入蓝绿等冷色。明度变化用白色调整,不必画得过于细致,掌握大的色彩关系就可以了。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5 静物写生步骤之五

      彩图5接着画桌面,桌面的色调比背景的紫灰要深,要冷。桌面与背景是画面大的重要的色彩关系,要画准。桌面色彩以普蓝为主,在比较中可获得青、绿色倾向的变化。远处的花瓶色彩繁复,轮廓与背景对比不明显,瓶体可用弧形笔触画出体积感,色彩的变化不能过于强烈,色彩交接过渡要自然柔和,运用湿画法可获得较好效果。陶马为翠绿色调,先把马的基本形体画出来,深入表现时可以再补充一些偏暖的黄绿色和纯蓝。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6 静物写生步骤之六

      彩图6,水果是画面的主体物,色彩特点鲜明、丰富、强烈。要在整体比较中找到不同的色彩倾向和色彩的强弱区别。色彩感要比实物强,用笔要结合形与结构,大多运用弧形笔法塑造。

      

    色彩静物绘画步骤

      彩图7 静物写生步骤之七

      彩图7,深入阶段首先要把主体物画得更充实、丰富、完整,由于是正面受光,轮廓可以使用深色线条加强表现效果。物体的高光要在最后点上,注意不同器物质地的不同高光特征。水果的高光较柔和,不会是纯白的,有釉的陶瓷器皿,高光的形较明确,明度往往在画面中是最强的。经常要退远看看画面,调整好主次与远近关系,以及器物的立体空间效果。最后应将衬布进一步画得厚实具体起来,其他器物通过深入刻画,显得色彩丰富,形体厚实;有远近空间感,画面整体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