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1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2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3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4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5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6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7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8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09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0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1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2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3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4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5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6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7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8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19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0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1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2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3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4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5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6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7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8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29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0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1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2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3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4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5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6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7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8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39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0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1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2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3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4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5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6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7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8
- 小提琴铃木教程(全册)49
小提琴铃木入门基本基础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小提琴音色优美,在众多乐器中最接近人声,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并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
小提琴是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制琴大师有:Nicola Amati(尼古拉·阿马蒂),Antonio Stradivari(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及Giuseppe Guarneri(吉塞浦·瓜奈里);他们制造的乐器至今都是无价之宝。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d1,a1,e2,音域超过3 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乐器,也是乐器之后。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壳琴”,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他回家一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可“万变不离其中”,小提琴的琴孔还是龟背壳演变的样子。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
也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