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山药健康饮食做法大全教学视频

山药健康饮食做法大全教学视频

  • 课程主讲:
  • 视频数量:29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饮食文化

山药健康饮食做法大全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山药几乎不含脂肪,所含黏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动脉硬化,食用山药能增加人体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促使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薯蓣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山药一名首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名署预(《山海经》)、薯蓣、山芋(《本经》)、山薯(《名医别录》)、薯药(《清异录》)、淮山药(《饮片新参》)、淮山、怀山、野山豆(江苏睢宁)、野脚板薯(湖南南岳)、白薯、长山药、面山药(甘肃徽县)。

    该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 6cm。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 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性味与功能主治

    甘、平。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治食少便溏、虚劳、喘咳、尿频、带下、消渴。

    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

    该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存储

    山药由于含有多量的粘液和淀粉,如果受潮则易变软发粘,两个星期左右就会发霉, 皮色变黄,并最易生虫,故在贮藏过程中应防止湿气的侵入、其具体方法是:宜用木箱包装,箱内用牛皮纸铺垫,箱角衬以刨花或木丝,然后将山药排列整齐装入,上面同样盖纸,钉箱密封,置于通风、凉爽、干燥处所。其贮藏处应稍垫高,离墙堆放,以利通风透气;梅雨季节之前,应开箱曝晒,并用硫磺预熏一次在夏季中再熏一次。这样就可以安全度夏;春末至秋初,应每个星期检查一次、如发现轻微的霉点,可在阳光下摊晒,再用刷子、纱布或锉刀除去霉斑,然后以山药粉拌之,晒干(如太阳过烈,可在山药上面遮盖薄纸,以免晒裂发黄)。

    山药薯块耐寒,必要时可以就地贮存,延迟至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也可用土窑贮藏,窖中山药与沙土相间层积贮藏,最后覆土呈屋脊形,上盖稻草防止雨水侵入。窖内保持10℃~15℃,一直可贮存到次年4~5月。山药块茎休眠期较耐低温,在短期-4℃以下不表现冻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90%左右。常用的贮藏方法如下:

    沟藏法

    挖1~2米深、宽1米左右的沟,挖出的山药立即排放入沟,一层山药一层土,不超过80厘米,顶部盖一层细土。随着气温下降,加盖覆土,以冻土层距山药顶部厚度5~10厘米为宜,可贮藏至翌年3~4月。

    埋藏法

    又称沙藏法。在仓库或室内的水泥坪上,用砖砌起高1米左右的埋藏坑。在坑底铺上10厘米的干净细砂或细土。把经挑选的山药按次序平放在沙上,一层山药一层细沙,堆至离坑口10厘米左右时,再用细泥或黄沙密封。每隔一个月倒动检查一次。山药也可放在筐、箱内用沙埋藏。

    筐藏法

    把日晒消毒的稻草或麦草铺垫在消过毒的筐或箱四周。然后把选好的山药逐层堆至八分满,上面用麦草覆盖。最后堆放在库房内,保持库内适温,为防止地面湿气,可在筐底垫上砖头或木板。

    泡制: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炒山药: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

    《本草衍义》: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对家兔肠运动的影响 庞国兴等报道,生山药、清炒、土炒、麸炒4种山药泡制品煎剂对家兔离体肠管节律性活动有明显作用。对肾上腺素产生紧张性降低时,给4种山药煎剂却能使肠管恢复节律,拮抗作用明显。对乙酰胆碱引起肠管紧张性增高时,给于4种山药煎剂均未见肠管紧张性下降或明显恢复节律性活动。4种山药对肠作用差别。认为以清炒、生品、土炒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