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夏季花样冷饮做法教学视频

夏季花样冷饮做法教学视频

  • 课程主讲:
  • 所属机构:
  • 所属分类:饮食文化

夏季花样冷饮做法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在闷热的夏季,每天都想品味到冷饮的凉爽与甜美,我们不如自己在家中学着亲手制作夏季各式冷饮的制作方法,在炎热的夏季,让美味爽口的冷饮在家中随时都能够品味得到。

      吃冷饮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就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制冰,并且已设有专门负责藏冰事务的“凌人”了。将冬日之冰藏于冰窖之中,《诗经·七月》中有“二之月凿冰冲冲,三之月纳于凌阴”的记述。“凌”即指冰,“凌阴”即是冰窖。至夏日盛暑时做冷饮,有屈原的诗句为证:“挫糟冻饮酌清凉兮。”(《楚辞·招魂》)郭沫若翻译为:“冰冻甜酒,满杯进口真清凉。”在《周礼·天宫·凌人》中有云:“祭祀供冰鉴。”就是将冬日之冰,盛在冰鉴内,以供夏日宴请宾客和祭祀时用。“冰鉴”即冰箱的雏形,可谓世界最早的冰箱。春秋末期,已开始在诸侯的宴席上出现了冰镇米酒。可见,战国时的冷饮制作已达到了相当水平。

      三国时期,宫廷藏冰之风更盛。曹植的《大暑赋》中写道:“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诗中的幽馆,就是指地下冰窑。

      到了唐朝,长安的市场上已经有了专门卖冷饮的商人,据《唐摭言》载:“蒯人如商,卖冰于市。”当时藏冰不易,价格昂贵,曾有“长安冰雪,至夏则价等金璧”的记载。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冷饮才开始为一般人所受用,杜甫的《槐叶冷陶》,就是一首专门盛赞冷饮的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而来近市,汁渣宛相俱。人鼎资过熟,加餐愁若无。碧解俱照箸,香饮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诗中所说的,“冷陶”是用槐叶汁、甘菊汁和面做成的食品,制成后再放入盛冰水或冰冷的泉水、井水盆中冷却,所以吃起来会“经齿冷如雪”了。

      到了宋朝,果汁、牛奶、药酒、冰块混合调制成的冰冻饮品大量进入饮食市场,如北宋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南宋诗人杨万里对当时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料盘底碎,雪到口边消。”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在北京吃到了“冰酪”,设法打听到了这种食品的制法,将“冰酪”传到意大利,后来,在中国原始做法上加以改进,制作出雪糕和冰淇淋。

      直至清朝,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带来了冰淇淋的出现。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了,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