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感人朗诵视频教程的相关介绍
在课堂之上,在语文的学习之中,朗诵课文是必要的一个环节,看见好的诗歌与散文我们总会情不自禁的开口朗读出来,经典的美文在经过有技巧性的朗诵之后还能带给聆听者一种享受心灵美的感受,这样,对于文章的朗读与其说是一个聆听与学习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一个表演的过程。
朗读和朗诵是不相同的。朗读是宣传、教学形式,而朗诵是艺术表演形式。朗读的语言必须接近自然真实的生活语言,朗诵的语言形式较为夸张,往往还需要借助表情、手势或配乐等手段来增强表演的艺术性。朗读是一种再现,强调的是忠实于原文。朗诵是一种再创造,是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二次创作。诵读与朗诵同样不是一码事。朗诵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诵读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二、用普通话语音诵读
诵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三、诵读的表达技巧
1、顿连的运用
顿连指的是诵读语流之中的停顿与连接。顿连的主要类型:标点符号、语法、强调。
2、重音的运用
重音就是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予强调的词或短语。重音的类型:a、语法重音,如:谓语重读、定语重读、状语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比喻句中的喻体部分等。b、逻辑重音(感情重音或语意重音)如:肯定性的词语,句中的数量词。
3、语速节奏
语速节奏是口头语言的快慢变化,它也是使语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朗读时如果没有语速的变化或变化不大,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语速节奏是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决定的。一般说来,凡是在急促、紧张的地方,或在兴奋、激动、愤怒、惊慌的情绪下,语速要快一些。凡是在庄重、严肃、一般性陈述的地方,或在平静、悲哀、思念的情绪下,语速要稍慢一些。
四、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1、把握文本思想内容
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
2、理解文本语言运用的特点,把握朗读基调。
第一,了解作家语言风格。
第二,关注修辞的运用。
3、根据文体特点把握朗读基调
第一、诗歌的朗读要点
a、根据多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b、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掌握诵读的语速。
c、根据诗歌描写的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e、根据诗歌表现的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
第二、散文的朗读要点
读出画面,读出变化,辨别类型。
第三、小说的诵读要点
a、突出人物个性。
b 、表现情节的起伏变化。
c、做到情景交融。
e 、注意区别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五、常用的辅助手段
1、做好朗读标记。
2、边读边想象。
3、借助体态语言。
4、借助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