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1.1.千差万别的土地制度
- 1.2.农业文明土地制度的重要性
- 1.3.土地制度与经济增长
- 1.4.中国土地制度的框架
- 2.1.王莽的土地改革
- 2.2.中国的农地特征与农地制度特征
- 2.3.1980以来农地所有制的改革争论
- 2.4.中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
- 3.1.产权是解决稀缺资源分配的一种工具
- 3.2.产权的三个维度广度、持续期限,强度
- 3.3.四种产权框架
- 3.4.产权余论
- 4.1.为何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
- 4.2.企业的性质(上):交易费用
- 4.3.企业的性质(下):组织成本
- 4.4.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 5.1.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1
- 5.2.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2
- 5.3.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3
- 5.4.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1
- 5.5.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2
- 5.6.土地租赁市场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 6.1.井田制还是采地制
- 6.2.西周的封建制度与采地制度
- 6.3.战争驱动的理性化建构
- 7.1.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 7.2.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基本事实
- 7.3.军事威胁、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与农业集体化
- 7.4.重工业优先发展对其他要素市场的影响
- 7.5.人民公社体制的绩效与家庭承包制改革
- 7.6.1978年后的第二次土地革命
- 8.1.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 8.2.开放倒逼出来的土地改革
- 8.3.土地有偿使用的第二步:地方法规与国家推动
- 8.4.城市土地储备制度1
- 8.5.城市土地储备制度2
- 9.1.双边垄断与征地制度
- 9.2.中国大陆征地制度的基本特征
- 9.3.政府需要为什么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理论背景及其历史遗产
- 9.4.市场化转型与征地冲突
- 9.5.城市土地国有与公共利益的两难冲突
- 10.1.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1
- 10.2.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2
- 10.3.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3
- 10.4.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市场
- 11.1.土地与财政问题
- 11.2.什么是土地财政
- 11.3.土地配置问题的相关制度
- 11.4.中国土地财政的现状
- 11.5.土地金融与土地财政面临的挑战
- 11.6.土地财政有关的争论
- 12.1.什么是社会科学理论
- 12.2.制度变迁理论:简要回顾
- 12.3.本文的制度变迁理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