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母题探秘数学精讲教程的相关介绍
随着夏天的到来,中考也一天天临近了。在进行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中考数学的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那么作为初三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高效地做好中考数学复习,取得优异中考成绩呢?
一、认真研究课标,钻研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纵观近几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也正是本着这一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前提下,也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钻研就能知道,什么是要了解的,什么是要熟练掌握的,重点是什么?中考有何新动向?这样能准确把握中考方向,使复习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现在中考命题的趋向以基础题为主,就北京市近三年的中考题来说,前80分的题目一般的考生就可以考到70分以上,有的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是课本例题习题的改编、综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时要精读教材,注重基础,立足于课本,从教科书中寻找中考题的“影子”。很多题目的“背景”就是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或课本中某一概念的重现,所以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典型性,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后40分有两题的难度要求 “高于教材”,但原型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因而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应该掌握典型的例题、习题,对例题、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式等不同的形式,达到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要多研究题型及解题思想,将知识整合,这样既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又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复习效率。
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知识打扎实了,在解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在复习中,一方面要把课本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重要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课本中典型的例题和习题,注意归纳,努力做到懂一题,知一类。切忌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求快、求深、求难。如果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决胜中考提供了可能,那么攻克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则为中考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在复习中,要突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变换”等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要重点复习,加深理解,多加练习,争取做到融会贯通,形成能力。
复习时,我们还要重视初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类比、分析与综合、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熟练掌握和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可以克服我们在解题时就题论题,使我们在解题时,能够站的更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三、三轮复习,循序渐进。我们的复习,一般都分三轮进行。第一轮,紧扣住教材复习基础知识。重视课本,突出主干知识内容,落实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例如在一次中考模拟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若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各对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a和-2b B.a+1和b+1 C.a+1和b-1 D.2a和2b”。改卷时我惊奇地发现,这是10道选择题中失分率第二高的题。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还停留在“数字相同,符号相反”的层面上,没有抓住“两数和为零”这一本质。所以我们的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合格率。第一轮复习做到梳理知识,以形成知识网络的环节;精选典例,以巩固知识的环节;针对练习,以提高能力的环节;重点纠错,以求升华的环节。坚持做到环环相扣,使整个复习工作有条不紊。
第二轮,专题突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难度,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要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专题的选择要准确,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函数与几何”、 “几何综合问题”,、“运动与几何”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在大量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就必不可少。建议大家使用错题本。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所以复习时做题千万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学会归纳,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会总结。
总之,中考数学的复习是一项系统而又周密的工作,更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复习工作做得好,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