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16.4 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
序号选择视频教程名称大小操作
  • 1 16.4 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48.92 M下载
  •   

      外唐网视频教程合并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waitang.com/upload/flvtool.zip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开课 姜三勇,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电工学教研室教授,从事电工学教学工作30年,校教学带头人,“电气工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电工学”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现为“电工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负责人。电工学是一门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电工学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电工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姜三勇教授主讲的这部教程能够让你对电工学有更加系统的了解。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电工学的诞生为它增添了异彩。1800年A.G.A.A.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使人类首次获得持续稳定的电源,促进了电学的研究转向电流,并且开始了电化学、电弧放电及照明、电磁铁等电能应用的研究。19世纪中期电报的发明,促进了近代大型技术工程的诞生。1866年在历尽重重挫折之后终于建成了长达3700公里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报电缆。电报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公共事务的交流,促进了电工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工制造业以及近代管理企业,提出了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电工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页。

      1831年M.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开始了电磁科学与技术的重大飞跃。这一定律的发现不仅使静电、动电(电流)、电流与磁场的相互感生等一系列电磁现象达到了更加全面的统一的认识,而且奠定了机电能量转换的原理基础。1873年,J.C.麦克斯韦导出描述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成为整个电工领域的理论基础。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冲破了化学电源功率小、成本高、难以联网等限制,征服了自然界蕴藏的神奇的动力,预告了电气化时代的来临。

      发电和用电是一个连续生产的整体。必须扩大用电范围才能使发电从社会需要获得发展动力。与发电机的发明过程同时,电照明、电镀、电解、电冶炼、电动力等工业生产技术纷纷成熟,孕育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联为一体的电力系统的诞生。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技术的发明成功,使电力工业以基础产业的地位跨入了现代化大工业的行列,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的新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的过程。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向日益明显,必须使个体研究转向集体研究,正是电工的成长,率先踏上这一必由之路。1876年,T.A.爱迪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应用研究实验室。在这个被人们赞誉的“发明工厂”里,他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分工负责,共同致力于同一项发明,打破了以往只是由科学家单独从事研究发明的传统。这一与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正确道路,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推动了电力生产与电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也开创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开发三者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的先河。


    使用教材

    主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 ISBN: 978-7-04-026448-7 主编: 秦曾煌主编 姜三勇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 ISBN: 978-7-04-026450-0 主编: 秦曾煌主编 姜三勇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助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上册) ISBN: 978-7-04-031190-7 主编: 姜三勇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助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下册) ISBN: 978-7-04-031143-3 主编: 姜三勇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